為建新民主 盼改革君主制 泰抗爭者拚死挑戰王權

為建新民主 盼改革君主制 
泰抗爭者拚死挑戰王權

泰國民心再次蠢動,除了要求總理巴育下台,還首度指向「神聖不可侵犯」的君主體制。泰國冒犯王室法,即使稍作議論亦可囚15年,明知下場慘淡,偏向虎山行,三名要求改革君主制代表不約而同說,以身犯險只為將國家帶進「平等討論」的民主新時代。

35歲人權律師阿農(Anon Nampa)是這次民主運動中冒起的新星,他在8月3 日的示威活動上,破天荒公開要求改革君主制。阿農自2006年就主力接人權官司為弱勢發言,不少是涉侮辱皇室的政治犯:「往往被告即使說出事實,都會因不為社會所容而被判有罪,令我開始對君主體制產生興趣。」

■根據泰國的冒犯王室法,任何批評泰王哇集拉隆功的舉動都有罪,但人民為求民主不惜犯險示威。資料圖片

「這一代必須做到」

保王派指阿農違反道德,有損專業,要求革除其律師牌,但他堅持:「我認為有需要讓大家公開和有建設性地談論君主制度,現今社會亦比以前開放。」近月雖三度被捕,但阿農未被控冒犯王室,他在月中曼谷的萬人大示威中重申:「我們的夢想是君主制可以與民主制度並存,這一代必須做到這點。」

21歲女學生帕努沙亞(Panusaya Sithijirawattanakul)亦因推動改革君主制改人生,8月10日在法政大學示威活動宣讀10點改革君主制宣言,要求限制泰王憲法權力、削減王室經費、撤銷不敬罪等。「我爭取做宣讀者,因為這是大好機會,成為改變國家的一個。」

過去幾年十多名異見者失蹤,其中兩人屍首去年底沖上湄公河岸,肚內灌了水泥,帕努沙亞自知隨時會是下一個:「我不是儍瓜,理性告訴我說話太狠會有危險,但內心知道一定要這麼做。」她已有心理準備承受後果:「時代屬於我們,若自己都不求變,就要永遠這樣活下去。」

在日本京都大學中心教授東南亞研究的49歲泰國學者帕溫(Pavin Chachavalpongpun),4月在社交平台facebook開設群組「保王派市集」,幾個月便累積百萬成員,肆無忌憚在網上討論泰國王室;惟上月24日facebook管理層承認按巴育政府要求,在泰國封殺「違法」群組,只在海外才能繼續觀看,帕溫對facebook「跪低」大感不滿。

流亡日本力營群組

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時帕溫身在海外,當時策動政變的巴育傳召他在內的多名異見者回國,但他未有聽從,流亡日本至今,未忘初心:「我用心經營群組,只希望泰國越來越民主。」舊群組被封,帕溫隨即以「保王派市集」泰文Talad Luang開新群組,幾天便累積50萬成員。

路透社/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帕努沙亞、阿農和帕溫無懼政府打壓,堅持犯險都要推動王室制度改革。互聯網

泰國示威Q & A

示威者有何訴求?

2014年軍事政變中上台的巴育在去年大選前修憲,使他在大選中輕易當上總理,由軍政府過渡至文人政府。示威者不滿造馬,要求解散國會,重新制憲,以及停止騷擾異見人士;又對王室提出10大訴求,包括廢除冒犯王室罪

為何現在示威?

廣受年輕人歡迎的未來前進黨於2月被剝奪政治權利後,民間的不滿情緒開始發酵,加上疫情使泰國經濟斷崖式下滑,貧富更為懸殊。流亡柬埔寨的社運人士旺差倫6月失蹤,社運界在網上發起行動要求真相,上月中化成全國示威浪潮

今次示威與以往的有何分別?

過去的示威一般受龐大的政治和財團勢力影響,今次示威的學生並沒有大台,部份原因是受香港示威者啟發。今次示威亦是首次挑戰一直是禁忌的王權

各界有何反應?

示威獲得跨階層支持,包括眾多勞動階層。示威亦蔓延至全國高中,年輕人在頭髮上和背包上綁上白色蝴蝶結表示團結。不過親王室團體就極為不滿,並舉辦小型的反示威,參與的主要是較年長的示威者,反對王權被挑戰。巴育曾指示威訴求對大部份國民而言「不可接受」,但之後放軟口風呼籲團結

資料來源: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