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八隻不獲「港股通」開綠燈的生物科技股,昨日慘遭洗倉。啟明醫療(2500)挫逾一成;搣甩「B牌」的信達生物(1801)被資金扔貨,跌逾9%;康希諾生物(6185)跌逾5%。分析指,生物科技股因失落北水買貨機會而捱沽,純粹氣氛主導,日後走勢仍集中在公司基本面。
恒指公司上周五收市後宣佈,包括信達生物 、啟明醫療、康希諾生物等在內的八隻生物科技相關股,未能按原定計劃加入「港股通」相關指數,原因是未能確定相關公司是否符合加入「互聯互通」資格。此意味北水於下周一(7日)恒指季檢生效後,仍未能透過互聯互通買入上述股份。
北水短期不能進場,利淡相關股份表現,康希諾生物跌5.4%,報164.3元;沛嘉醫療(9996)及諾誠健華(9969)各跌逾4%。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林少陽表示,大市氣氛欠佳,加上生物科技股早前已升了很多,有調整屬正常,並稱部份的B股,如康希諾生物亦在內地上市,不需要透過互聯互通買入,「入唔到(北水)純粹炒作,影響唔到佢哋嘅基本面,氣氛都係一輪輪」。他又指,B股未有盈利,估值模式普遍看淨現值(NPV),市場計算各有落差,難以判斷是否有泡沫。
9月開局,林少陽表示,市場流動性充裕兼風險胃納高,料ATM仍是市場焦點,對小米(1810)則有保留。其中騰訊(700)及阿里(9988)未來12個月的估值分別約31倍及不足30倍,「大環境仍然是ATM,營運規模有保證,唔覺得佢地係貴」;美團(3690)業務已扭虧為盈,若能維持盈利高速增長的勢頭,日後有望再破頂,「若佢願意pull back,我都想再加多少少倉」。
他指小米手機比較低科技且團隊創新能力較弱,料美國針對小米的機會低,同時其手機市佔率能受惠於美國針對華為一事。惟他坦言「未買嘅話就唔會入市」,除了因為這一浪升市由熱錢帶動,亦顧慮公司明年能否做到預期的手機出貨量目標。
恒指昨倒跌245點,收報25177點;國指跌191點,報9991點。受MSCI換馬影響,成交大增至1,818億元。港滙持續走強,金管局再度接錢,最新一次是於本港時段買入美元,沽出11.63億港元。銀行體系結餘將於下周三(2日)增至1,941.9億港元。
北水昨日淨流入增至48.9億元,為7月底以來單日最勁,並鍾情科技股,騰訊、小米及美團(3690)合共有逾23億元淨買。小米升4.4%,報23.5元;阿里升2.1%,報282.8元;美團及騰訊各跌3.6%及1.9%。
8月份恒指累升581點或2.4%,連升3個月。申洲(2313)為表現最佳藍籌,累漲35%;表現最差藍籌則為舜宇(2382)及瑞聲(2018),齊挫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