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宣佈,對貨幣政策執行框架作重大調整,將過去的「通脹目標」改為「平均通脹目標」。
這次為大動作改變,聯儲局過去30年做法,係設定一個通脹目標並盯住,當通脹升到目標附近就會提前加息。因為通脹容易如脫韁野馬拉都拉唔住,提前加息屬防禦性質,控制通脹於目標附近。
現改為平均通脹目標,意味通脹高過目標可仍然唔加息,繼續由佢升。聯儲局並無公佈平均通脹目標計算公式,即係睇餸食飯,到時一路觀察一路決定是否加息。這個改變透露的最重要訊息,係聯儲局自己心中冇底,一旦通脹升溫亦唔知可維持幾耐,害怕提前加息又打殘通脹,寧願由佢升多陣。
所以今次變動,係象徵時代正式交替,過去30年美國最驚通脹,因經歷過Paul Walker要將聯邦基金利率升到20%先可將通脹壓落去的80年代;現在最驚通縮,驚嘅程度係連區區2%通脹都不知能否維持。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冇人做,利率即反映市場有冇肉食的指標。市場畀唔起利息,甚至要負利率,就係大家都冇肉食。
另一邊廂,緊接着的8月28日英國央行鬆口,話央行可使用的工具包括負利率。8月初英國央行貨幣政策會議後,央行行長Andrew Bailey表示冇計劃用負利率。最近市場預期英國2021年可能就實行負利率,故傳媒經常追住英國央行問,今次係官方首次以非否定負利率的姿態回應。
美國貨幣政策發展至今,相當大程度仍依據菲利普曲線,簡單地講就係高通脹失業率會低,低通脹失業率會高。但金融海嘯後以QE為首的各種貨幣政策工具干預市場,令菲利普曲線越來越平坦,已僵化難判斷情勢。在通脹與失業率負關係變得不太明確下,二者取其一,聯儲局先顧掂失業率。
然而今天亦與30年代不同,當時金本位,限制了央行印銀紙,通縮如黑洞將周遭吞噬。現時一有咩依郁就量化寬鬆,甚至負利率,連數字貨幣都玩埋。過去每次引發市場崩潰的流動性危機被大大削弱,伴隨而來係市場越來越似殭屍。所以今天不會簡單地重複大蕭條教訓,但逃避大蕭條所作出的各種手段會推向大蕭條的結局。
毫無疑問2020年注定係一個分水嶺年份,大至國家貨幣政策小至個人理財方式,不久將來回望,可能方發現昔日所學盡已過期。貨幣秩序的時代革命亦將到來。
Mr. Treg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