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華為面對美國封殺,又無法自製最先進晶片,計劃集中發展雲業務,預計會獲國家支持。
美國截斷華為晶片供應,《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指,早於1月起,華為已提升雲服務地位,與智能手機及電訊設備業務同等重要,中國政府會透過批出公共雲合約,加強支援華為。
消息人士指,華為雖被美國制裁,但雲業務仍可獲美國晶片,相關雲業務主要向企業出售電腦運算能力及儲存,包括向企業提供人工智能技術,有關業務正迅速發展。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上月在大學座談會發言,指美國連接以大棒打下來,才明白美國一些政治家「希望我們死」;他指遭納入實體清單後,華為把對美國的投資轉移俄羅斯,擴大俄羅斯科學家隊伍,並提升俄羅斯科學家工資,「希望10年、20年後,中國大學擔負起追趕世界理論中心的擔子」。
華為早前公佈上半年淨利431億元人民幣,按年增23.4%;但《第一財經》引述浦銀國際分析師沈岱指,盈利按年增加除了第二季度手機快速復蘇,主因促銷由以往下半年提早至第二季,故增長趨勢可能不會延續到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