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講趣】低調講古 紙皮石冰冷的溫度

【港情講趣】低調講古 紙皮石冰冷的溫度

用心看,其實我們的城市佈滿紙皮石。舊式公屋牆身、唐樓樓梯、公園涼亭、舊冰室的地板……紙皮石於五、六十年代在香港興起,根據一份1984年的調查,500幢大廈中有近八成以它為主要的裝飾材料。紙皮石可能毫不起眼,但絕對是香港舊時代的一大標誌。

「香港人步速快,會錯失很多東西。」Alex Lai是一位城市探索者,facebook專頁「香港隅地 HK Corners」的版主。正職是攝影師的他,閒時最愛四出尋找香港舊時代的痕迹:紙皮石、舊式樓梯和水磨石等舊物,「舊時代的東西未必一定是美好的,但它卻承載着歷史,記錄了人們的生活痕迹。」這天,記者跟隨Alex的步伐,到各區尋找紙皮石。

走進元朗鄉村,部份村屋的外牆鋪上了顏色鮮艷的紙皮石,不同形狀堆砌成多款花紋,十分搶眼。有別於一般市區較常見的綠配白紙皮石。Alex說這兒的紙皮石款式十分罕見,在市區幾乎絕迹。一談到紙皮石,相信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墨綠色的正方形紙皮石,坊間有個說法,戰後有大量軍用油漆充斥市面,價格比較便宜,大受消費者歡迎,令很多舊房子都以綠色來作主色,於是會以綠色紙皮石配襯。

貪平買貨尾 拼湊美學風格

回到市區,位於油麻地的美都餐室於1950年開業,至今已經有70年歷史,餐室內的盡是紙皮石裝飾,只計地下一層已有多達10款,所有款式拼在一起,顏色相襯,毫無違和感。想當年,為節省成本,許多人都向裝修公司購買用剩的紙皮石貨尾來作裝修用,令一幅牆壁同時出現幾種不同款色紙皮石的景象,不為意的選擇,營造了一個時代的美學風格。

紙皮石款式多變,形狀細小,可被拼湊成不同的花紋或圖畫,即是「馬賽克」。很多人將紙皮石與馬賽克混淆,Alex指出,紙皮石是指物料,而馬賽克是一種鑲嵌藝術,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馬賽克在古羅馬時期十分盛行,行人路滿是用石子和大理石砌出的圖案。在香港,有些古宅外牆都曾經以紙皮石畫來裝飾,但大部份都因重建而消失了。合和中心於1980年落成,17樓有一幅相當龐大的紙皮石畫,畫中的維多利亞港沒有中銀大廈和摩天輪,記錄了當年的景象,就像時空定格,「雖然紙皮石是一件很冰冷的物件,但對我來說,它很有溫度。」

施工修補易 難被取代

「紙皮石」是一個統稱,它有一塊如同紙皮、俗稱「雞紙」的紙張,將數十顆紙皮石仔黏在一起,讓裝修師傅一次過將整幅紙皮石以膠砂貼在牆上,貼穩後再用水弄濕雞紙,再將其撕下,所以「紙皮石」慢慢變成了一個統稱。裝修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裝修顧問劉天生(Andy)指出,現在較常用的紙皮石已經用網來代替雞紙,有時還可用玻璃膠代替膠砂上牆,施工更方便。先在紙皮石網底塗上玻璃膠,將紙皮石貼上牆,用工具拍平拍正,再用填縫料填滿縫隙,以濕布抹乾淨,每個步驟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上來十分費時,「鋪紙皮石最重要是有耐性。」Andy指出,紙皮石細細粒,能輕易製造出各種弧度。需要修補時,剪幾顆紙皮石來更換破損的石粒即可,十分方便。雖然現今有很多物料比紙皮石更有優勢,但Andy相信紙皮石不會被淘汰,但新一代的建築設計風格,相信難以重現舊香港紙皮石所營造出來的感覺。

當我們在街上見到一些常見的紙皮石花紋時,可能也會不期然地想起舊時代的香港,但記者與Alex一起尋找香港紙皮石的資料時卻發現,相關記載實在少之又少,「紙皮石相對低調,不似水磨石或霓虹燈般吸引,可是,是否只有一些吸引眼球的事物才值得我們去珍惜呢?」

李小龍故居的紙皮石畫,可惜畫作已連故居一同清拆。受訪者提供

Alex指出,很多人把紙皮石說成馬賽克,但其實紙皮石是指物料,馬賽克是一種鑲嵌藝術,用紙皮石來排成圖畫或花紋。

旺角的一棟唐樓外牆保留了有花紋的紙皮石。

金色紙皮石配上水磨石的字,Alex說十分罕見。

想當年,為了節省成本,大部份人買紙皮石貨尾裝飾,意外拼湊成一種美學。

紙皮石最大的優勢是施工簡單修補易,相信不會被淘汰。

Alex是一位城市探索者,帶記者到元朗舊村屋尋找紙皮石。

灣仔合和中心17樓有一幅十分巨大的舊香港紙皮石畫。

港鐵站牆壁可能是市民最常接觸和留意到的紙皮石。

香港隅地 HK Corners facebook:hkcorners

裝修佬科技有限公司 https://hkdecoman.com/

記者:黃曉楓

攝影:伍慶泉、蕭志南、簡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