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習意志 雙語並行變重漢語

貫徹習意志 雙語並行變重漢語

【本報訊】中國一直以來在少數民族地區推動「雙語教育」政策,即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小一至初三)同時以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為教學語言,但不同地區使用少數民族語言授課的比例各有不同。習近平近年提出要在「十三五規劃」(2016至2020年)期間「實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基本普及」,各個民族自治區自然也相繼採用全國統編的語文等科目教材,以貫徹習的政治意志。

內蒙原另開漢語課

目前的雙語教學模式,大致分為三類模式:一類是指各科用民族語教授,另開一門漢語課;二類是指各科用漢語教授,另開一門民族語課;三類則是指部份課程用民族語授課,部份課程用漢語授課。有內蒙古人對外媒稱,按照一直以來「一類」的做法,他們在學校都是從小三開始學習漢語,而且是教師用民族母語來教授漢語。

按照內蒙當局的規劃,採用全國通用的統編《語文》教材後,學生提前至小一就學習漢語,兼且是全程以漢語教授。

事實上,漢族人口佔比高達八成的內蒙古,區內非民族地區的中小學早已全部使用全國通編教材;而少數民族人口比例較內蒙古高的新疆和西藏已先行一步,分別在2017和2018學年使用全國統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