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前發生的讓人痛心的事,很少媒體再提了。也許大家都覺得沒有甚麼事可以做,沒有着力點,但不斷關注,是不能容忍邪惡的意志表現。
前天,《眾新聞》刊出一文,讀了不禁泫然。文中說:「你永遠無法想像,他們穿越海域時的顫抖、被巡邏船發現時的慌張、被海警追截時的惶恐、到最後逃無可逃時的絕望……不似街頭,今次附近再沒有記者了。」「是甚麼原因要令16歲的香港青年,賭上生命、鋌而走險,偷渡去另一個地方?那日的布袋澳很靜,人很少,靜得令人荒涼,因為你熟悉的香港人要從這裏逃亡出走但失敗告終。」
香港曾是中國難民、越南難民和其他地方的政治難民避難所,現在卻成為政治難民要逃離的地方。
香港警務處接獲大陸通報,說他們「涉嫌非法入境被內地執法機關刑事拘留」。他們要「非法入境內地」嗎?如果要找理由,也應該是他們要「非法出境香港」吧?不過,我們遇到的是不講理由的強權。
明天開始普及社區檢測,有報紙昨天頭條標題是:「22萬人預約/兩成檢測站首日滿」,有人看出其中玄機,意思就是:「八成檢測站唔滿!」「好易弄虛作假出術報大數!」
早前有民調顯示,四成市民不會參與檢測,林鄭回應說,這個問題不應該由她回答,應該由抹黑這個計劃的所謂專家、醫生和一般人回答,專家、醫生的政治計算,就是要「抹黑中央,破壞香港同中央關係,我想不到有第二個目的。」
她兇巴巴地講了這番話後,專家都噤聲了。不過也沒有專家推許這個計劃,保持對政府大規模推動檢測的沉默,其實已經表達出專家們的意向了。
事實上,此前反對檢測或表示有保留的醫生、專家,提出的都是專業意見,林鄭和負責官員完全沒有針對他們的意見,就事論事,只扣上一頂「政治目的」帽子加以否定。這位曾經攻擊研究全民退休保障的周永新教授、攻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攻擊對送中條例提出意見的大律師公會和律師會的「專家殺手」,現在成為市民的常識殺手。
市民的常識是:你今天進大廈要量體溫,明天要不要量?你今天檢測病毒是陰性,過幾天是否就不會是陽性?負責推銷這次檢測計劃的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也說:由於單次檢測的有效期只有7至14日,全民檢測或再多次推行:「做完一次,隔咗一段時間又再做第二次,不停覆檢。」
檢測不是接種疫苗,而是要「不停覆檢」。檢測有何用?加上這次使用的華大基因生產的檢測試劑,早前瑞典已表示有瑕疵,會出現較多「假陰性」和「假陽性」,這樣檢測徒然增加醫療系統的負擔。
從中共港共如此起勁推銷這次檢測來看,說醫生、專家有「政治目的」者,正正是懷有政治目的之人。他們的政治目的也昭然若揭,不僅是要表現「中央關懷」和「感謝中央」,而且也是推行下一個政治意圖即「港康碼」的第一步。這些政治目的其實都已經講出來了。香港人若還相信接受檢測是「為己為人」而不是「誤己誤人」,那就如同日前貼出「凡接受過自願性全民檢疫者,本店拒絕提供服務」的食肆大丼家所說,「智力不足65以上」了。當然,在政府或中資企業工作、出自上級命令而被迫接受檢測,則不是智力問題。
林鄭說「抹黑中央」也不完全錯,只是這並非醫護和專家獨有而是幾乎全港市民所共有的意識。試問如果推行這個計劃的不是口口聲聲不離「中央」的林鄭政權,而是港英時代,豈會有「抹黑」的民情?因為文明管治都尊重專家,而野蠻政權的特色就是專家殺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