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飽受質疑,醫管局員工陣線指出,若潛伏期內接受檢測,假陰性的機率極高,不但未必偵測到隱形患者,帶病毒者更會誤以為自己健康,在社區傳播病播,全民檢測非「為己為人」,反是「累己累人」,呼籲全民杯葛全民檢測。
陣線昨日於記者會上以「懸崖勒碼杯葛檢測」為題,引述外國有研究顯示,帶病毒人士在感染初期進行檢測的假陰性機率十分高,感染首日接受檢測會100%出現假陰性結果,感染後第五日再驗亦有近四成假陰性機率,故一次過的全民檢測無助找出未有病徵的隱形病人。陣線指出,假陰性會令人誤以為健康,參與大量社交活動在社區播毒。陣線強調世衞專家亦指大規模檢測不切實際,以台灣為例,最有效的防疫為封關和加強國民衞生意識。
陣線續指,如欲以全民檢測篩查隱形病人,政府須在短期內為所有市民檢測,並配合封城等措施才有效,惟政府未有能力達到以上條件。而接受檢測者須除下口罩採樣,有可能引致咳嗽和噴嚏等,令病毒在檢測中心傳播。
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憂慮,今次全民檢測會令防疫變播疫、「為己為人」變「累己累人」。就特首林鄭月娥批評「所謂專家」抹黑中央,余慧明斥責政府施政倒行逆施、不符合科學原則,惡意貶低醫學專家意見,以政治凌駕一切,借疫情向中央獻媚。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則指,政府追蹤確診個案的密切接觸者也未做好,若因全民檢測而令密切接觸者數字激增,將為公營醫療系統帶來沉重壓力。他又引述文獻指出,武肺病毒測試須重複進行,難以一次作準,質疑單次全民檢測未能達致及早偵測隱形患者的效果,亦「冇公共衞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