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往往是虛擬銀行、網上銀行用家主要顧慮,監管當局當然不能掉以輕心,上月籲銀行停止透過直接分享超連結宣傳,減低網絡釣魚風險。
「網絡釣魚」(Phishing),指不法分子假冒銀行網站、手機應用程式、電郵博大霧,用家一不留神,按指示輸入個人保安資料,如戶口號碼、PIN碼或保安編碼就上釣,資料被記低,俾人偷錢都唔知乜事。金管局收到銀行滙報後,會發新聞稿以正視聽。今年以來,唔少人偽冒虛銀以不同方式誘使客戶透露敏感個人資料,當中「假銀行網站」出現次數最多,天星銀行和Livi Bank都被人搞過5次。為減低出現網絡釣魚風險,金管局籲銀行推廣時盡量唔好用超連結直接引導客戶下載手機應用程式,或直接引導客戶到公司網頁。
安全至上背後,銀行推廣難度提升,「客戶推薦計劃」要諗諗計。舉例,天星銀行早前向現有客戶發出訊息,話邀請朋友開戶有着數,詳情登入銀行App,仲寫埋「個人中心>邀請親友」,但就無任何link立即guide你做完呢個動作,「麻煩程度」直線上升。潛在客戶下載銀行App的時間和旅程都明顯拉長,就更易生枝節,立即要下載嘅情緒某程度上會冷卻。
金管局對風險着緊如此。早前Livi風險總監陳家沛及多位合規部主管集體走人,該行CEO孫大威對外解釋「初創企業出現人員變動屬正常,亦為行業帶來新氣象」,監管又係咪收貨?
另外,有傳眾安銀行型男CRO請辭,路邊消息話,接任人來自中資傳統銀行。睇嚟,孫大威講得無錯,虛銀的誕生,在疫市下,依然為銀行業帶嚟唔少就業、轉工嘅好機會。
杜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