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營HKTVmall的港視(1137),轉型五年終首次有盈利;大有大做,同樣經營網購平台黃店「瓹窿瓹罅」的薛光遠(阿光)直言「細有細做」,受惠疫情帶來的機遇,近月定單有所增長,每月逾千宗定單。
瓹窿瓹罅主力售賣本土品牌產品,且大多是市面少見的小品牌,涵蓋多樣貨物如食米、廁紙,甚至衣物;阿光指疫情期間客戶購買量上升,「好似啲客買廁紙,本身可能買一條,變咗會買三條,買米就變咗買幾包」。
營運網購平台最大開支是運輸送貨,疫情定單增加,對運輸需求大增。阿光指以往送貨主要由他及拍檔自行負責,現在則有相熟司機以派單形式協助送貨。由於疫情關係,送貨只能安排住宅樓下交收;而公司響應環保,設立環保配送服務,主動上門回收紙箱及塑膠,「packing好浪費,回收就可以再用」。他表示運輸佔公司現時營運成本逾七成,其中大部份用於回收用途。去年因應社運,市民紛紛表態支持黃店,不少黃網購平台應運而生,如「光時」及「重光號」等;在社運前開業的瓹窿瓹罅亦是黃店,阿光指公司入貨標準首先要對方是「同路人」,希望先幫助理念相同的人,增加其產品市佔率。
阿光希望提升本土產品在零售市場關注度,因此不收上架費,改以買斷形式入貨,冀打破香港被大集團壟斷市場的風氣,「想香港人可以擺脫落街淨係幫襯某一間大超市,希望大家肯花多少少時間去了解本土產品」;他指各黃店網購平台「各有各做」,最終都是希望讓民間掀起一片支持本土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