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武力 削撥款 賦權查 美制衡警暴完勝港府

限武力 削撥款 賦權查 
美制衡警暴完勝港府

【本報訊】去年8.31警方恐襲港鐵乘客,是激化反送中運動演變成抗暴運動的轉捩點。視三萬五警力為私己的特首林鄭月娥拒絕約束警暴,縱容警隊欺凌百姓,令香港人至今無法像美國人一樣從弗洛伊德事件傷痕中癒合過來。本報比較美港兩地警政及監警等情況,揭示香港警方如何尾大不掉不受監管。

弗洛伊德事件後,美國至今最少已有23個市政府就警方的武力使用進行改革,完全或部份禁止警員對疑犯使用鎖喉或頸動脈約束法;部份州分更藉機廢除遭詬病多年、被批評為保護犯法警員的法例。反觀港府,似乎沒有意願從制度上改革警隊,保安局長李家超上月更在立法會上表示,無計劃禁止警方使用鎖頸式武力。

禁止警員約束頸部並非唯一的警隊改革,尚包括削減開支、額外培訓或教育、增加透明度等。根據美國全國州議會會議數據庫,在全國示威運動爆發的三周間,已有16個州分的立法機關就警方執法問題展開討論;各地立法機關所提出、修改或已獲通過、與治安相關的法案及決議,總共多達159項。

相比之下,香港警隊改革的進程幾乎停滯不前。目前由港府牽頭的警隊改革,主要根據被炮轟為「撐警報告」、監警會就反修例運動發表的審視報告訂定,港府根據當中提出的52項建議,責成保安局長成立專責小組跟進,至今未曾有任何實質改革。

■去年8.31速龍小隊在太子站揮棍追打乘客,激發市民追究警暴的訴求。

警開支綑綁「回水」搞分化

民主國家可以透過各種手段防止公權被濫用,美國民意代表就以削減警隊資源限制警權。美國「停止向警隊撥款」非流於口號,多個州及市政府陸續以削減撥款方式改革警隊,其中明尼阿波利斯市議會多數委員承諾以「閂水喉」方式解散當地警隊;紐約市議會上月初通過大幅削減紐約警察局預算開支,並將資金轉移至青少年和社區計劃。

反觀香港,民間追究警暴的訴求同樣席捲全港,惟港府至今仍無動於衷,更在新一份預算案中暗渡陳倉,以「回水」一萬綑綁激增警隊開支,被批評試圖以金錢利益分化社會。根據港府今年2月公佈的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警務處新一年的預算撥款約257.8億元,相比上一年度原定預算的206.8億元,劇增51億元。立法會在建制派把持下,《2020年撥款條例草案》在5月中獲無修訂通過,換言之在民間種種追究聲下,警隊仍獲無條件增加預算「擴軍」。

根據預算案就警務處撥款的細項,由人手編制、裝備以至戰術車輛等,多項開支幾乎都以倍數增長。在人手編制方面,警隊新一年度擬增聘逾2,500人,當中近千個新職位負責防暴、反恐等「行動單位工作」,警隊總人手大幅上升至38,406人。用於購買水炮車等「警隊特別用途車輛」的開支預算達1.38億元,與上一年度相比增幅達44.7%;用於採購槍械、行動裝備等的「專門用途的物料設備」開支,比上年度修訂額倍增至6.12億元,同時更計劃斥資近7,600萬元更換六輛裝甲車。

特首委任 監警會淪無牙老虎

另一方面,美國紐約與洛杉磯的監警會都有法定調查權力,成員由民選市長及民選議員共同委任,擁有實權。「平民覆核投訴委員會」是紐約監警會,在警察濫用武力、濫用職權、無禮和說出冒犯言語這四個範疇的投訴個案上,都擁有法定的獨立調查權力,可以自行蒐證及會見證人,甚至可直接登入警察電腦系統索取資料。

香港制度比美國遜色很多。監警會全部26名成員都由非民選的特首一人委任,立法會無權提名或否決人選,現任成員包括多名親北京人士。監警會完全沒有調查權、傳召證人權或查看證物權,只能被動地等待警方完成調查後,覆核警方的報告;即使不滿報告內容,亦無權改變調查結果或要求警方召開紀律聆訊。在2018/19年度,只有2.9%的投訴個案證實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