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圖)昨表示,「香港健康碼」已準備就緒,待本港疫情穩定後便會推出,但全民檢測結果有限期,料難以用作港康碼的認證,並重申港康碼無本地追蹤功能。
薛永恒昨分別接受無綫及now節目訪問,表示市民申請港康碼時,初時會有配額,取得配額後須前往衞生署指定的化驗所接受核酸檢測,結果會上載署方網站及通知有關人士,若結果呈陰性,就可取得港康碼以申請粵康碼及澳康碼,整個過程約需一至兩日。港府正探討與日本、泰國等國家的認證使用。
他強調,港康碼沒有本地追蹤功能。不過,對於港人手持粵康碼或澳康碼入境後在當地進入公眾場所是否需要掃碼紀錄行蹤,他認為港人進入當地社區後,亦成為互相感染的一分子,要遵守當地的防疫抗疫措施。
薛永恒稱,待疫情穩定後會推出港康碼,「要單位數字,無本地感染,再觀察疫情冇出現反覆先用得」。他又表示,全民檢測結果並非無限期,相信相關結果難以用作港康碼的認證。
政府早前已批出合約予內地資金持有的香港私人機構開發「感染風險通知系統」應用程式,薛永恒表示,將邀請食肆及交通工具張貼二維碼,用家透過該程式掃描紀錄,當有人確診,程式便會通知用家。薛永恒聲稱,所有紀錄只會儲存在市民手機,政府不會掌握市民行蹤,亦不會強迫市民參與。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則在港台節目《給香港的信》表示,澳門與廣東省互認健康碼將不用接受隔離,認為香港需要盡快被納入計劃,否則香港的商界及服務業將會在冬天「捱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