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專題:踢波冇保障創業遇武肺 劉浩霖自救2.0

周末專題:踢波冇保障創業遇武肺 
劉浩霖自救2.0

運動員生涯短暫,在香港成為職業足球員更加保障不多。冠忠南區中場劉浩霖明白足球員「今季唔知下季事」,故2月與友人合資約80萬創業,於元朗經營餐廳,卻遇上世紀疫症。餐廳不斷虧蝕,但劉浩霖無悔創業,為未來鋪路。

記者/攝影:禤家民

■阿霖成為老闆後才學習水吧工作,也親力親為兼顧各項工作。

武漢肺炎嚴重影響港人生活,飲食業是其中重災區,偏偏阿霖在今年二月疫情剛開始時,與幾位友人合資創業,經營餐廳。阿霖慨嘆經營困難:「初初爆發時還好,沒有限聚令、也未禁堂食,但慢慢越來越差時,到禁止堂食,做外賣也困難。」阿霖指隨後街上人流漸減,疫情又不受控,生意開始下滑,餐廳最近生意額與初時比下跌七成,壓力漸大。

阿霖經營的餐廳主打西餐,禁晚市堂食影響極大:「晚市佔了五成生意,如何維持下去?只能作出調節,現在我們會送外賣,也有折扣優惠。」阿霖與拍檔每月經營成本約為14萬港元,包括舖租、員工薪金及雜費,阿霖說:「要立即去想應變,要降低成本,本來有幾個侍應,現在只餘兩個。」現在每月虧蝕,但阿霖也沒有後悔,「沒有想過還要捱多久,既然開始了,就要嘗試堅持,大不了有需要時再注資。」

全日禁堂食補助未到手

疫情到六月時漸見曙光,但7月卻爆發第3波,政府防疫表現未如人意,全日禁堂食「彈出彈入」受到全城批評,回想當日禁令一出,阿霖頓時不知所措,「我立即與拍檔商討,畢竟外賣不是我們主要收入來源,到底應否營業呢?又要維持多久呢?最後太多人要在街頭吃飯盒,政府才急急叫停,不然我也不知如何是好。」政府防疫措施差,對各行各業在疫情下的幫助也不多,就算有防疫抗疫基金,但錢未到手,一些小店可能已捱不住了,阿霖說:「很慢,不能即時幫助,如果我沒有錢交租,又不是即時可取得基金援助,又可以如何呢?解決不到問題。如果再有禁令,不能堂食,又沒有其他方法幫助到我們。」疫情稍稍放緩,政府上周五起放寬食肆堂食至晚上九時,阿霖指生意稍稍回升,但仍未及平時的一半。

■劉浩霖(後排右二)去季重返東方,惟一季後再次離隊。資料圖片

■阿霖(右)為更多上陣機會,今季轉投南區。

■「肆悅」主打西餐,阿霖推介羊架、漢堡及黑松露意粉。

望南區助失業戰友落班

儘管一創業即遇疫情,但阿霖無悔,反而更堅信自己的想法:「我算幸運,還有足球員一份收入,但仍然會擔心,在香港踢足球,只要老闆退出,球隊就可以消失。過得到今年,也不知明年會是甚麼情況,如果疫情持續,未來會如何呢?沒有人會知道。」受疫情影響的肯定不只是飲食業,體育界所承受的打擊其實更大,阿霖續說:「我今年最後一年約了,的確會擔心明年會如何。不只是南區,其他球隊也有機會退出,之後影響到的,也不會只是一間球會,會否有其他因素,令聯賽不能展開?會否重現『冰河時期』?」他慶幸自己與南區尚有合約,但身邊不少戰友也面臨失業,「我是幸運的一群,但身邊有些球員已沒有合約在身了,我為他們感到擔憂,我嘗試問南區會否簽下他們,能幫就幫吧。」

趁年輕開餐廳絕不後悔

因為明白在香港當足球員甚無保障,阿霖早已決定創業,但與初時的計劃稍有不同,「其實我想開甜品店,因成本比較低。但有一天拍檔路過,見到這舖空置,但牌照仍有效,所以就決定試一試。」當然,沒有計劃到的還包括疫情來臨,但阿霖沒有絲毫後悔,「年輕一定要嘗試創業,有危才有機。」也許就像踢足球一樣,面對強敵時,改改踢法吧,「開分店?做到當然想,但現在不會考慮這件事。」餐廳取名「肆悅」,當中「悅」是希望客人來到享用食物後得到喜悅。亂世中,一頓安樂茶飯也變得奢侈,香港人在這一年承受巨大壓力,但像阿霖一樣,堅持下去,希望才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