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代價大 第三波慘勝」袁國勇促邊境控制須滴水不漏

「人命代價大 第三波慘勝」
袁國勇促邊境控制須滴水不漏

【疫情反覆】

【本報訊】截至昨日,中國製造的武漢肺炎已在香港造成87人死亡,未計在內地及日本過身的個案,當中單是第三波至昨晚已佔80人。雖然疫情近日有放緩迹象,但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形容這是「慘勝」,寄語港府的邊境控制必須做到接近滴水不漏。

袁國勇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中以「時刻警醒,提防秋冬新一波疫情」為題,分析武漢肺炎最新疫情。他指出,政府防疫措施6月中開始已放寬,市民難得鬆一口氣,以致公共交通工具和街上食肆人頭湧湧,不出14日,疫情立即反彈,單是在7、8月,已有三千多病例和約七十多個老人家不幸病逝。

雖然政府大大收緊了社交距離措施,每天病例從7月尾最高的149宗回到10到20宗,但所付出的人命和經濟代價非常大,所以即使疫情在兩星期後完全回落,仍只可說是慘勝一場。

袁國勇認為,第三波的疫潮提供一些線索可以幫助改善防疫措施。他指出,病毒基因排序顯示病毒是由東南亞國家所輸入,可能經的士司機和食肆散播到全港18區。所以邊境控制必須做到接近滴水不漏,豁免的人數應盡量減少,所有豁免人士到港後應再接受香港的病毒測試。

■袁國勇稱邊境控制須緊密無縫才可令防疫措施奏效。資料圖片

指豁免人數應盡量減少

食衞局長陳肇始早前已公開承認第三波疫潮源自獲豁免檢疫的輸入個案,並聲稱會嚴肅跟進。不過,一直拒絕向武漢肺炎死者道歉及問責的特首林鄭月娥卻依然故我,她日前接受鳳凰衞視訪問時雖然承認第三波疫潮有很大可能與海員及機組人員有關,但仍辯稱是由於執行政策的過程中不太完善,而海員豁免是必須的。

總結第三波疫潮,袁國勇指出,除下口罩一起聚餐或社交暢談的時間應盡量減少,因為超過一半的群組感染,都和食肆、酒吧、卡拉OK等有關,其餘的群組感染在街市、地盤、工人宿舍、老人院等,主要都是在炎熱、通風少、大聲喊叫和地方淺窄的地方。最近在南韓一個咖啡店,27名客人在沒有戴口罩的情況下全部受感染,他們流連最短的,只有十分鐘到兩小時,最後只有四個全程戴口罩的工作人員沒有感染。

倡食肆每小時換氣六次

因此他再次呼籲食肆必須分開人手上菜、重新擺放餐枱和餐後執枱,去減低接觸傳染,亦要用透明膠板阻隔飛沬傳播,更要增加淨化空氣以至每小時有六次換氣的效果,「用紫外光或高效過濾空氣,能達到淨化空氣裏帶病毒的微粒,這種加強通風或換氣的方法亦應在所有人群聚集的室內、街市、工人宿舍、老人院實施,以減低疫症爆發的風險」。

展望未來,袁國勇說,相信港人會感到大半年以來在日常生活、工作、運動、娛樂和社交生活大受影響,但必須有心理準備,這個情況可能會再持續多半年到一年。他解釋,大多數的呼吸道病毒在低溫和乾燥的天氣更容易傳播,而武漢肺炎病毒亦是在去年12月開始爆發的。因此他預言,直到病毒疫苗第三期臨床測試完成,證明安全有效,能大量生產及運到香港,生活才可回復正常。

■本港上月初始爆發第三波疫情,至今急增三千多宗病例。

■第三波疫情有多間老人院爆疫,致長者病歿;圖為屯門康和護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