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變對政府的信任投票(林忌)

檢測變對政府的信任投票(林忌)

香港近日的現象,就有如7.21被痛打的市民會成為暴動被告一樣,政府不斷賊喊捉賊,自己把防疫問題政治化,然後就怪別人反對其政治行為,是「抹黑中央」的政治計算。這種賊喊捉賊,已經成為一國一制下香港的新常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面指鹿為馬的社會,而講真話的代價,就是會被懲罰。

林鄭月娥早前在記招竟攻擊香港的「所謂醫生、專家」抹黑計劃,甚至反問「點解佢哋要有呢個心腸」。由專家到市民,大家一直質問政府的都是簡單的醫學,以至常識問題,政府無法解答,就由特首「發爛渣」質疑其動機,其言行與中共外交部幾乎一樣。亦因此特區政府如今的公信力,也與中國外交部在國際的聲譽睇齊,香港貨就是中國貨,如今Hong Kong is China。

而事實上自7月底每日過百宗確診的數字,在市民堅壁清野,執行社交隔離後,已經長時間回落至每日廿宗;一如1月底或3月,只要市民堅持這種措施多一個月,感染數字當可回復個位數,甚至再次出現零確診;偏偏政府賊過興兵,要在9月做所謂的全民檢測。大家自然會反問,為何境外人士來香港,不需要全部人檢測,反過來香港人卻不計風險,要「全民」呢?防止病毒進港,才是問題的根本;至於本身已經減弱的本地傳播,與其勞民傷財,不是應該提供更多措施,去全面制止境外病毒進入香港嗎?

林鄭在記招上聲稱,全民檢測為期14日,不似立法會選舉般只有1日,因此不會出現大排長龍,也不會製造人群聚集傳播病毒云云。真相是,以親政府人士早前不斷聲稱,7月初舉行的民主派初選是「傳播病毒」為例,民主派初選為期2日共60萬人投票,以200幾個票站計算,平均每個票站每日服務1,500人;反之全民檢測既然號稱「全民」,750萬人分佈在100個檢測站,即使再除以14日,每個站都需要服務5,300人以上,是民主派初選的3.5倍;當日初選已經出現人龍,「全民檢測」又怎可能不需要排隊?

何況,檢測要探喉取樣本,速度必定比起用智能電話投票慢得多,以林鄭月娥的數字而言,又怎可能不會造成人群聚集?這個大話即揭穿了政府指推遲一年選舉的正當性──人群可以聚集,甚至連學生都可以復課,那麼選舉為何不可以只推遲一個月?難道特區政府要我們再次相信,其低能有如兩位局長在限聚令禁止食肆日間堂食一樣,指事前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人從事戶外工作?

入境豁免檢疫安排是最大漏洞

自1月以來,由醫護界到市民一直最關心的,就是政府如何採取足夠的措施,去阻止武漢肺炎病毒由境外進入香港。由1月底的醫護罷工要求封關,到幾個月以來大家質疑政府不斷增加「免檢疫」人士入境,原因非常簡單:病毒不會無中生有,必定是由境外輸入。在5、6月時,香港曾經長時間錄得零本地確診,為何會有第三波爆發?答案就是政府豁免檢疫所造成的漏洞,證據直指向6月9日政府開放換船員的安排。

由專家到市民的最基本質疑,就是全民做完後,只要政府對免檢疫人士安排不變,對邊境的檢疫不變,那麼遲或早,第四波感染必然來到;政府一面預計第四波感染是無可避免而取消選舉,一面卻假裝全民檢疫就可以避過第四波感染,這種既不能自圓其說,又不足以取信市民的態度,當然只會讓市民認為這是政府的陽謀。

真相就是香港的私隱法例,連保障個人資料送到境外的條文都沒有;市民對這些境外機構來做檢測,質疑其可信性,是天經地義的。因此,特首自行把檢疫問題提升到政治問題,把檢測變成對政府的信任投票,信政府就去驗,不信政府就不驗,這種「變相公投」,正是特區政府自己一手造成!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