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制裁中國交通建設(1800)旗下五家公司,其中有份承接機場三跑工程的中交疏浚榜上有名。中科興業董事總經理潘焯鴻指出,被制裁公司很大機會被凍結戶口、被收回貸款(call loan),「甚至機管局想出糧(給中交建)都出唔到」,屆時或影響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的填海工程進度。
三跑填海工程造價為152.6億元,項目總承建商為國企中國交通建設、中交疏浚及香港振華聯營公司。潘焯鴻指出,政府一般會每半年檢查一次工程承辦商財務狀況,他相信政府最遲半年內會知道中交建銀行戶口資金情況,「如果出現狀況,政府可能需要收回地盤。」
根據發展局制訂的《承建商管理手冊》,政府工程承辦商需定期提交財務報告,一旦未能達標,有關承辦商會被停牌。潘指出,機管局的收入來自出入境稅收及政府補貼,「即係公帑,所以應該接受監管」。他稱一旦中交建資金出現問題,機管局可就項目重新招標,甚至索償。
中交建回覆本報查詢時,避談制裁會否影響包括三跑在內的工程,但指中交疏浚等附屬公司業務主要以中國境內航道疏浚、吹填造地、環保疏浚等工程為主,於2019年年度對公司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貢獻約為6%,境外業務佔比較小,且未在美國開展任何業務,核心裝備亦未使用或進口美國技術。
機管局回覆本報查詢稱,三跑工程正按計劃進行,初步評估美國最近就「實體名單」作的相關公佈不會影響三跑填海工程。機管局將按原定目標於2022年啟用第三條跑道,並於2024年年底完成整項三跑系統工程。
三跑工程近年屢爆醜聞,承建商2017年被指偷工減料,以「黃花沙」代替「洗水石粉」填海。到今年5月,承建商再被踢爆以填料短缺需向外國採購、成本暴漲為由,向機管局索償168億元。機管局為免拖延工程,商討後降低索償金額至80億元,透過附加協議以應急費支付,這令填海工程造價,由原來152.6億元增至232.8億元。
受消息拖累,中交建昨股價跌3.43%,報4.5元。多隻美資基金亦持有中交建,其中紐約美隆銀行持2.62億股,市值近12億元,摩根大通、領航集團亦持逾億股,市值逾4.5億元,在制裁消息影響下,美資基金或需沽出持有的中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