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大及彰化縣衞生局進行的萬人血清抗體計劃檢驗,結果終於在昨日揭盅,抗體的陽性率低於萬分之8.3,可藉此推論彰化甚至全台社區都相當安全,讓台灣民眾鬆口氣,而確診者全數有抗體,且可持續三至五個月,研究數據可快速提供他們臨床實驗參考,有助治療和疫苗研發。
彰化衞生局長葉彥伯昨日指出,武漢肺炎中和陽性就代表曾感染過,且產生了抗體,具有保護力。2至3月疫情高峯期,最有可能的感染者,包含確診個案接觸者、入境居家檢疫者、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和警方消防等合共4,841人,而結果顯示當中只有四人產生了抗體,意即只有四人是無症狀感染者,且已自癒康復,陽性率為萬分之8.3。
上述四名產生了抗體的人士,分別為三名確診者接觸者,另一名為居家檢疫者。醫護人員全部不曾被感染,顯示出「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證明面對感染者時,只要做好高度防護措施,一樣不會感染。
葉彥伯指出:「連最容易感染族群都很低,一般民眾放心,社區是安全的,社區感染是非常低,不需再針對一般民眾做抗體檢測。」為台灣是否需要做全民檢疫的長久爭論一錘定音。另外,檢驗結果原定周二公佈結果,但一度被延遲,遭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控為「蓋牌」。前日被記者問及「蓋牌」用詞會否太嚴重,陳回覆時停頓了一下說「外界有指摘,那我就道歉」,也顯示出中央及地方在疫控方面的矛盾稍稍緩和。
若從境外移入及本土個案的抗體陽性率分析,台大公共衞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以境外1,561人和本土3,298人的抗體檢測陽性計算,台灣本土防疫成效73%。境外移入代表外國疫情,本土是透過接觸境外移入個案,目前的檢驗結果卻顯示境外移入個案抗體陽轉速度高於本土個案,代表境外移入個案遭感染的病毒濃度較本土高。
陳秀熙補充,阻斷接觸可能降低傳播機率,抗體陽性當然就低,意即台灣防疫措施成效高,這是由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證明防疫成效的科學證據,另外所有確診者都出現中和抗體,且至少持續三個月,部份持續長達五個月,對疫苗研發有幫助。
中央社 /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