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收入突破千億 小米多賺三成 印度現反華情緒 手機銷售遜色

半年收入突破千億 小米多賺三成 
印度現反華情緒 手機銷售遜色

【本報訊】小米(1810)股價繼續大翻身,昨升5.7%至19.16元,刷新一年高位,收市後公佈中期純利亦勝預期,按年飆31.19%至66.62億元(人民幣.下同);但被視為小米最大海外市場的印度,近月出現強烈反華情緒,小米在當地的手機業務指標表現差過其他海外市場。

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譚智樂分析指,投資者須關注小米在印度的政治風險,「呢個係佢上月股價落後ATM嘅原因」;華為在歐洲手機市場萎縮,小米能否取得其原有市佔率,亦是其海外業務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

截至今年6月底,小米半年收入按年增長7.87%至1,032.4億元,貼近市場預期上限,純利表現更超過市場預期,按年飆31.19%至66.62億元,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計的純利近乎按年持平,僅按年跌0.73%至56.74億元。

■小米上半年收入按年增長7.87%至1,032.4億元人民幣,貼近市場預期上限。

華為歐洲落難 小米受惠

譚智樂分析指,純利涉及金融產品的公允值變動和一次性收益,參考較反映核心業務的non-IFRS純利,雖比市場預期跌得少,但未算大幅勝預期;反而小米毛利率和海外市場的手機銷情更值得關注。據小米業績公告,集團第二季來自海外市場收入240億元,按年增長一成,在總收入佔比高達44.9%。小米引述Canalys數據,指第二季對歐洲地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按年激增64.9%,推高市佔率至16.8%,在區內排名首次進入前三。小米又引用IDC數據,指集團次季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保持排名第一。

問題在7月份數據,小米旗下手機在印度的日均激活數量僅回復至1月疫情前水平的72%;而撇除印度的海外市場計,相關日均激活量竟達1月份疫情前水平的120%。數據反映小米期內在印度市場的表現落後其他海外市場,同期間正值中印關係急轉直下。

小米總裁王翔嘗試就印度業務向投資者注入樂觀情緒,指印度消費者認可公司品牌,集團在當地的員工大部份是印度人;雖難料疫情的緩和進度,當地生產亦未回復,但相信下半年當地業務出現機遇,包括10月舉行的十勝節,料刺激當地消費。

譚智樂則認為,小米在印度的表現難免受當地政治風險拖累,股價在7月的走勢已凸顯這個問題,想有突破還看歐洲市場;而次季數據顯示小米在歐洲銷情進步大,意味華為在歐落難下,小米受惠並取得了部份市佔,若未來數季仍維持這個趨勢,便能抵銷印度市場的負面因素。

專家:可作中長線持有

小米手機業務毛利率按季降0.9個百分點至7.2%;屬第二大收入來源的「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毛利率亦按季急跌2個百分點,至11.4%。譚智樂續指,這與市場預期有落差,關注下半年能否改善。不過譚指資金現時熱衷科網股,小米業績不過不失,仍可作中長線持有,下一個關口是20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