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第二大資產管理集團領航(Vanguard)宣佈將退出香港ETF市場,料有關執行最多需時24個月,其亞洲區總部會重設於上海,香港員工亦將搬往當地工作。市場人士指,現時發行商產品「不貼市」便會被淘汰。
領航表示,香港業務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機構客戶,而非個人投資者;集團將有序退出香港ETF市場、強積金(MPF)市場及指數追蹤的集體投資計劃平台。
集團於2013年進軍香港後,以低成本作為招徠,至今共推出6隻ETF。惟市場反應欠佳,6隻ETF合共資產規模僅33.54億元,反映其香港ETF業務佔整體生意比例低。
旗下香港最活躍的ETF為領航標準普爾500指數ETF(3140),昨日成交額約496萬元,市值16.3億元。惟對比在美國上市、同樣追蹤標普500指數的Vanguard 500 Index Fund(VOO),兩者成交額及市值均差天共地,VOO日均成交額動輒近10億美元,市值逾1,600億美元。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對領航撤出香港感到意外,但就指香港ETF市場一直偏重於追蹤恒指及A股的產品,及鍾情具槓桿式及反向ETF,若部份發行商未能正中市場需要,其市場份額或收入就欠理想,「領航(撤港)一事突顯其對發展ETF市場欠缺深度及闊度」。領航亦未見積極搶攻香港市場。
近期中資發行商頻推ETF新產品,當中以南方東英及華夏最踴躍。溫指,中資發行商以中港投資者為目標,故產品定位較貼近市場口味,「變相食住現時個勢」。他觀察到,隨着越多短線投資者由窩輪及牛熊證,改為買入具槓桿式及反向ETF產品,因後者亦做到類似要求,且避免「打靶」。基金界亦相信,中資發行商會繼續主導ETF市場,惟過往主要用來分散風險的ETF將變得投機化。
領航撤出香港的決定亦波及強積金市場。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領航是宏利及友邦「預設投資策略」(DIS)的基金經理,截至7月底的基金規模累計為163億元,佔DIS基金規模逾25%。
強積金業界人士、高治顧問行政總裁余天佑表示,過去曾有基金公司進出香港市場,領航絕非首例,料對強積金市場牽連不大。積金局發言人回覆指,當局已經與有購買領航基金產品的受託人溝通,確保MPF成員利益不受影響。
領航如今撤出香港及日本市場,但其進軍中國的步伐並無間斷。集團今年落實與阿里(9988)旗下螞蟻集團合作,於支付寶推出「幫你投」服務,為客戶提供基金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