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約337億元、超支一倍的蓮塘/香園圍口岸昨在深圳經濟特區設立40周年的日子開通,這是香港和深圳之間第七個陸路口岸。特首林鄭月娥連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等官員到深圳出席開通儀式,林鄭致辭時表示,口岸將能拉近兩地距離,更進一步完善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佈局。蓮塘/香園圍口岸位處新界東北,有經濟學者表示,從經濟角度來看,相信港深之間客貨運量並非真的那麼巨大,需要那麼多口岸,估計投資難以回本,口岸的開通另具聯繫兩地的象徵意義。
蓮塘/香園圍口岸昨開始分階段啟用,由於武漢肺炎疫情的關係,暫時只提供貨運通關服務。特首林鄭月娥等官員特地到深圳出席昨日的開通儀式,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也有現身。林鄭在致辭時指蓮塘/香園圍口岸開通別具意義,象徵着港深兩地日益密切的聯繫。她指,現在有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加上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兩項重大跨境基建,及未來的深中通道,將能縮短出行時間,拉近兩地距離,更進一步完善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的理想佈局,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極為有利的基建基礎。
深圳衞視引述深圳市口岸辦副局長吳軍表示,未來粵東、福建南部、江西南部之間方向的運輸,將通過蓮塘/香園圍口岸與香港接駁,深圳灣口岸將承擔粵西、廣深高速的交通接駁,實現兩地跨境運輸「東進東出、西進西出」,避免跨境運輸車輛。
經濟學者羅家聰對本報分析,香園圍口岸是以貨運為主的關口,從經濟角度來看,相信港深之間客貨運量並非真的那麼巨大,需要用上那麼多口岸,但對於貨運司機,他們始終會「方便啲,唔同關口喺唔同位置,東邊入、西邊入、中間入,我諗係方便呢度。」羅家聰也相信口岸的建設其中一個原因是對兩地的象徵意義,但是這些基建一般都不能得到合乎比例的回報,「回報係咪成正比就未必,呢啲基建輸錢嘅機會就好大。唔知要幾多年先贏得返。」
羅家聰指,現在政府在新界東、西北興建的基建使用量並不多,即使將來旅客能使用蓮塘/香園圍口岸,羅家聰也指經過了反修例事件後,相信來往兩地的旅客人數也不會有如之前般龐大,加上香園圍的地理位置也較偏遠,並非一般市民輕易能到的地方。
根據香港地政總署網站和運輸署網站,現在香港一共有十個陸路管制站,六個為道路過境通道、四個為鐵路過境通道,十個陸路管制站中有七個是港深之間的。翻查資料,蓮塘/香園圍口岸口岸於2006年已開始研究興建,2013年動工,原定2018年落成及啟用,終延至今年才開放。承建商為禮頓,工程期間曾被揭欠缺約1,500粒螺絲帽入貨紀錄,部份更已安裝並「落石屎」,終須重新抽檢,建築署向禮頓發警告信,並稱工程符合設計及安全要求。據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即將南巡的其中一個行程,也包括參觀蓮塘/香園圍口岸。
《蘋果》記者/深圳衞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