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民檢測將下周二展開,政府延至昨天才設立網頁簡介檢測計劃,但各區檢測中心地點、具體採樣流程等資料仍未公佈。協助招募檢測人手的醫學界人指出,目前新界東及新界西的檢測中心仍然人手不足,政府亦不夠時間為所有檢測人員進行N95口罩的面型配合測試。
據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的網頁公佈,市民可由本周六起於網上預約參與檢測,程序包括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碼及手提電語號碼,並選擇社區檢測中心及時段。完成預約後,手機將收到確認短訊。如檢測呈陰性,約三日內會收到電話短訊通知,呈陽性人士會安排送到公立醫院。計劃只提供一次檢測,但如個別市民接觸過高危群組,也可再次預約。至於不少人關心檢測中心的具體地點、具體採樣流程,網頁暫無公佈。
醫學界前晚曾與政府會面,了解檢測計劃運作程序。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表示,政府稱已招募約5,000名醫護人員協助檢測,但新界東及新界西仍人手不足。檢測人員亦只有一小時外出午膳,連同佩戴裝備,時間並不足夠。
楊超發又引述政府表示,18區檢測中心全部都是室內,包括學校禮堂及社區會堂等,通風要求達每小時換氣六次。場內最少有十個分站為市民採樣,人手分兩隊,現職及退休公務員負責向市民分派條碼及樣本瓶,而由醫護組成的樣本搜集隊會有一名領隊、約七名副領隊及約十名樣本搜集員。如果檢測期間有人嘔吐或打噴嚏等,會關閉有關分站,場內其他分站仍可繼續運作。站與站之間有分隔,但上方並無密封。有與會醫生關注有關設計可引起交叉感染。
醫學會會長蔡堅表示,政府稱沒有足夠時間及人手為所有參與計劃的醫護人員完成N95的面型配合測試,未獲合適N95的醫護可佩戴外科手術口罩,當局亦會提供面罩、手套及保護衣。
而特區政府檢測工作組(工作組)組長陳松青,昨聯同內地支援隊隊長余德文等視察臨時氣膜實驗室,指實驗室已準備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