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我的《爆機年代》,是我阿爸和阿女

【西遊記】我的《爆機年代》,是我阿爸和阿女

先說個有點難為情的事實:我打機,好屎。屎到一個地步,是一大班朋友一齊玩《Call of Duty》,玩了兩、三次,我會自自然然地不再獲邀請,像個藍屍給黃絲排斥。你說可憐不可憐?

不過,有關電子遊戲進化史的紀錄片《爆機年代》(High Score)上架,我還是一口氣看完。我的天份,在煲劇。不是說笑,六集《爆機年代》,由《Space Invaders》、《食鬼》,講到《Street Fighter》,講到《Doom》;由雅達利,講到任天堂、世嘉,講到電競大賽;是很有趣,也有意思,但我投入度不太大。反而,一位打機高手實實在在說到打機最需要天份,讓我釋懷。

家境不算富有,自小,玩具沒有太多,雅達利、紅白機,太貴,不用多想。有部《Donkey Kong》,已經很幸福。玩得最多的,其實是把麥樂雞小公仔當成球員,跟細佬分成兩隊,在地板踢紙粒。直到超級任天堂。有個一年只見一、兩次的親戚擁有,打過一次,深深愛上。最愛玩的遊戲,不是《孖寶兄弟》,是《金塊》。一個地盤工人打扮的角色,向左行向右行;遇到樓梯,可以向上行向下玩;遇到追兵,可以射出墓穴,活生生把敵人埋葬;拿走地面上的所有金塊,便會出現天梯讓你過版。在未有3D畫面的年代,我年輕,打機能力敢說不差。像這款《金塊》,一口氣玩一日一夜也面不改容。

像當時所有小孩子一樣,死求難求父母替我買部超任;父母像當時所有家長一樣,一口拒絕。絕望之際,從來不買禮物的老竇,居然送我一部Game Boy。對當時的中學生來說,超任是上流社會的專屬品,Game Boy似基本需要。那是我打機生涯的高峯,打《俄羅斯方塊》,分數超高,game over後出現的火箭畫面,碌火箭,粗到幾乎遮蓋整個畫面,自稱方塊之神。

兩歲半女 無師自通玩「方塊」

後來,開始明白為何老竇大發慈悲:原來,他比我更沉迷。他在大陸工廠當夜更,每周只返香港放假一天,未有Game Boy,時間多用來睡眠,或賭馬打牌。有Game Boy後,機不離手,打《俄羅斯方塊》,也打《藥丸》,打《撞磚》,打到出神入化。打到個個星期跟我老母佢老婆鬧大交,仍然不離不棄。賭馬、打牌、飲酒、睇波,都是父親傳授給兒子;只有打機,是我荼毒了老竇心靈。我長大了。

然後,隔幾年,大陸工廠的老闆,學透了香港管工的心得,老竇被炒了。我本來打開PlayStation,專打《Winning Eleven》,為了𠱁老竇高興,買了一部Wii回家。以防給老母憎死,只好佯稱打Wii似做運動,適合兩位老人家強身健體。結果,老竇用來碌保齡,再一次碌出匪夷所思的境界。我多手,買了一隻麻將game,他直頭寸到鋪鋪非清一色非國士無雙也不食糊。最後,連方太也忍不住瘋狂沉迷了,兩公婆就日日夜夜喪打Wii。兩個Mii公仔,可能是他們在人生中最快樂最合拍的日子。

我的遊戲機,幾乎已荒廢了,無論PSP,還是NDS,也有買,像彌補童年缺失,但觸摸時間還不及當年玩Game Boy的1%。可能是工作壓力太大太忙了,可能是怕重蹈覆轍,情願花多點時間在女朋友身上,可能只是很純粹地覺得所有遊戲也不及舊版《俄羅斯方塊》好玩。總之,在打機層面,廢了。《爆機年代》第五集,說到春麗、軍佬,我其實看漫畫多過打電玩;最後一集,說到甚麼《星際火狐》,我完全不知是甚麼一回事,毫無共鳴。往後的甚麼《Final Fantasy》、《GTA》,我通常玩過一次,便放棄。

當Wii的遊戲也給兩老玩厭了,我幾驚老竇叫我教佢打online game。幸好,沒有。我們以為,很快,又會有新機取代。時間不由你控制。任天堂果然推出一部結合Wii與NDS的Switch,可惜,Switch未面世,老竇患癌,很快便離開。看《爆機年代》,我相信每個人也會勾起屬於自己的回憶:是王菲首《Eyes On Me》?是SEGA Saturn?是入機舖放低兩蚊跟坐在對面的陌生人互出波動拳?是陳年卡通《電子神童》?我的記憶,佔絕大多數居然跟亡父有關。

PlayStation 4、Switch,現時,還放在家,比較似裝飾品。還好,多了個囡。她最愛拿出手掣,亂按,以為自己在打機機。她將我在Switch的用戶名稱改到九唔搭八,怕她亂來,只好在雜物櫃摷出半爛NDS一部,給她當玩具用。她居然有能力無師自通,有板有眼地玩起《俄羅斯方塊》。才兩歲半。從YouTube學了A至Z,學了one到twenty;由頭到尾唱出莫文蔚首《呼吸有害》;見我煲劇,晚晚逼我給她看Hello Kitty玩具片。我像回到童年,在老竇旁邊看他如何由一手爛牌打到混一色直到清一色自摸。看着《爆機年代》,你會看到電子遊戲發明與改良,從來倚賴美國與日本的角力,和合作。兩個國家,沒有太多規範窒礙創意,才令到打機由昔日的小孩玩意,發展成今日跟球類運動齊名的體育項目。我的女兒,做不到美國人,做不到日本人,我只希望,她也有機會發揮創意。打機教壞細路?殺傷力及得上一個事事操控,要年輕人甘心接受洗碗工的家長式統治?

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快樂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