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調時光】假如楊采妮是勞福局局長

【藍調時光】假如楊采妮是勞福局局長

幾乎無法想像就算一流的編劇能否承受這種magic得令人發毛的對白,情勢卻又天天在眼皮底下發生,引致大眾無限焦慮。嗯,他是當今IQ160的勞福局局長,話說「落雨先知戶外工人原來也需午膳」,或者「禁堂食先知有咁多人返工」的衞生局局長,又或者喊年輕人去洗碗的司長,高官拍案驚奇之日常,到底是喜劇還是悲劇,差點想要按電話給大師許冠文賜個錦囊,拆解一下人性本質的黑色陰影。

■楊采妮近年擔任為慈善出了不少力,更常到偏遠的地方作親善探訪。

勞福局局長又上電視了,乾枯扭曲的嘴臉像極老媽擱在那邊扭乾了又忘記晾曬的衣服,對於施政決策他又再放話「同好多人討論過,但冇人話我知」甚至「有時覺得自己好蠢」,不無令人擔心得宛如打開冰箱發現屍體的恐懼,我挺在意「有時」這個形容,畢竟他還是想說自己大部份時間都是好聰明的。心裏磨蹭着貴為勞動人民福利局之首,說到「冇人話我知」的事實太過困擾。導演朋友起初認為這是鬧劇,直至發覺原來局長有33.5萬月薪一下子便敲定是慘劇。

我倒想起了一個善良又美麗的朋友。就在天水圍成為新市鎮的那些年,報道經常提及社區居民生活窘迫,陽光照射不到的家庭,孩子根本缺乏電腦學習,於是楊采妮特意籌組了一個慈善基金,希望幫助孩子或者流離的青年在社區內應用電腦。關於貧窮,那回跟她聊了很久,看到她既落力又在乎,連我也感動得像隻被打撈得救的小鴨。生活如此艱難,總得有人可以做點甚麼,楊采妮的同理心讓我感受到淨潔的靈性。她甚至呼朋結伴,嘗試為戰火地區的人民找生機。

楊采妮是初冬木檀芳香撲鼻的早晨,不喧鬧不炫耀,名利場上極其稀有的情義朋友。也許人生路經歷不易,她比從前更有信心活着,何況當了媽媽,變換了場景,生命的彩雲曲依舊動人。充滿了暗黑與陌生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正直的人,更多正道的亮光,願意在沙漠上一起尋找水源的夥伴。天底下總有儍瓜才分不清楚豬一定是豬,人不一定是人的道理。

今夜我做了個美夢,假如楊采妮是勞福局局長。

撰文:陳海琪

本欄逢周四刊出

藍調時光

廣播人。寫作人。電視節目主持人。一直相信:只有逆風而行,才知道飛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