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裔母子康復後始證曾感染

巴裔母子康復後始證曾感染

【本報訊】一名兩個月前由巴基斯坦回港的19個月大男童,前日到啟德兒童醫院準備做手術前接受病毒測試,昨日初步確診。醫院進一步檢驗,發現男童及其母親體內均有抗體,顯示兩人較早前已受感染惟一直未被發現,成為隱形病人,至於兩人在社區播毒的時間暫未知。

疑回港後中招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昨公佈,一名19個月大男童因患疝氣前日下午到兒童醫院預約做手術,入院時無病徵,14內無外遊,亦無家人確診,由於兒童屬需要保護群組,院方為他進行病毒檢測,初步確診。

何婉霞指,進一步檢驗男童血清樣本發現有抗體,估計他較早前受感染,現已康復。男童母親的檢測結果雖呈陰性,但報告顯示她體內同樣有抗體,相信同屬早前感染但不自知,她亦已康復。兩人昨早一度入住伊利沙伯醫院,由於符合出院準則,已直接出院。

兒童醫院得悉男童初步確診後,即追蹤調查,確認兩名病童曾與確診男童入住相同病室,他們的四名父母曾獲恩恤安排到病室陪伴子女。醫院與衞生防護中心商討後,認為男童及其母親體內已有抗體,不具傳染性,因此上述其他病童及其父母不屬密切接觸者,亦無醫護人員要隔離。

對於兩母子染疫,直至康復後才被發現,是否檢測系統有漏洞?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男童6月底與媽媽及姊姊從巴基斯坦回港,三人曾接受隔離檢疫,多次檢測均呈陰性,相信兩母子是回港後在社區受感染。由於未能確定男童何時受感染,男童的父親和姊姊須隔離檢測。

此外,海關昨日得悉一名關員確診。該人員駐守中國客運碼頭,主要負責後勤工作,毋須接觸公眾,他最近一次當值日期為本周日。 海關已安排共同當值人員進行病毒測試,但無透露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