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訊第二日】
【本報訊】曾參與反送中集會的15歲職訓局青年書院女生陳彥霖,去年9月底離奇赤裸屍浮海面,警方指死因無可疑。死因裁判法庭就事件展開研訊,法庭傳召彥霖曾入住的女童院社工,社工指彥霖曾一度行為反覆,惟臨離開女童院前穩定下來,並於反省書寫下「三年後的陳彥霖將會是人見人愛的女子」,及對學業、家人的展望。社工認為彥霖或許因吃藥後恢復正常,而精神科醫生則診斷彥霖患有對立反抗症,但沒有思覺失調或幻聽幻覺,可透過行為治療,不一定必須服藥。
死因庭昨日傳召多名曾診治彥霖的精神科醫生出庭作供,青山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醫生楊禹行指,8月19日當天他在屯門醫院就彥霖的精神狀態作診斷。他於庭上讀出事後由他撰寫的報告,透露彥霖的父親曾吸食冰毒及於青山醫院留院,而彥霖曾吸煙及食大麻,但沒任何倚賴違禁物的習慣。
會診期間,彥霖透露曾到塘福懲教所探望男友,對方因吸毒而被羈押。楊指彥霖並稱因在女童院毀壞設施而被警員上門調查,他形容彥霖當得悉對方為輔警後,態度變得「調皮」及「貪玩」,惟當該輔警離去後,她覺得無人理會她,情緒低落不停哭泣,有撼頭咬手臂等行為,惟彥霖否認有自殺念頭。經檢查後,楊發現彥霖的左前臂有咬痕,腳有瘀痕。楊診斷彥霖患有急性壓力反應,及對立反抗症。
楊指,雖然彥霖有提及腦海中有聲音,惟他觀察彥霖的神態舉止後,認為她的眼神、身體語言等正常,情緒平穩沒有高漲,說話有條理,故判斷她沒有精神錯亂、思覺失調。研訊主任問楊,為何彥霖腦海中有聲音,最終卻判斷她沒有幻覺幻聽。楊解釋,真正有幻覺的病人耳邊會響起人聲,其音量如真實人聲無異,他問清楚彥霖後,判斷她沒有幻聽,應是因壓力而導致腦海有聲音。
楊進一步解釋,對立反抗症的成因眾多,包括遺傳、濫藥等因素。他指患者會經常產生不滿及憤怒的情緒,又會挑戰有權威的對象,及作出各種反叛的行為,患者亦會有自殘傾向。裁判官問對立反抗症是否屬於精神病,楊表示該症屬於精神病,惟可以透過行為治療病患,不一定要服藥。
青山醫院精神科醫生鍾加詠供稱,彥霖於去年8月21日再被送往屯門醫院急症室,她當時否認有自殘傾向,又表示沒有幻聽、幻覺或妄想症狀。鍾建議處方鎮靜劑,供彥霖情緒激動時服用,以防萬一。惟鍾稱,精神科會診服務僅提供建議,最終藥物處方由急症室決定,她不清楚急症室醫生有否處方任何藥物。當日鍾認為彥霖適合出院,並致電陳母,告知彥霖被診斷患有「對立反抗症」,惟陳母表明不會帶彥霖覆診。鍾又引述醫療紀錄,指彥霖本人亦拒絕接受進一步治療。
昨有出席聆訊的陳母在庭上質疑鍾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她指鍾當時稱彥霖因反叛而出現異常行為,惟彥霖不想覆診,她聞言表明女兒「聽到有把男人聲喺耳邊講嘢」,指鍾僅重申彥霖只是反叛。鍾回應指沒有相關紀錄,「我哋慣常做法係有講一定寫低」。陳母質問:「紀錄冇寫,你自己唔記得?」鍾則重申沒有相關紀錄。
8月22日彥霖被帶返女童院,社工黃燕麗憶述,此段時間彥霖恢復正常,並應要求撰寫一份反省報告;其內容表示,「三年後的陳彥霖將會是人見人愛的女子,將會完成設計課程學有所成,同屋企人開開心心咁生活」。彥霖又指她閱畢由四肢不全的尼克·胡哲所撰寫的書籍後,更表示要向其學習克服困難的精神。黃認為彥霖「可能食藥後變返正常」。
案件編號:CCDI8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