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創「食糖水」勝地相繼熄燈

疫情重創「食糖水」勝地相繼熄燈

【本報訊】九龍塘傳統時鐘酒店走向式微,有的租予財團做學校,有的拍烏蠅等死,有負責人笑言:「一日交易多過五隻手指都偷笑」。油尖旺區舊式時租賓館更十室十空,前枱職員絕望說︰「𠵱家唔開夜更,淨係開日更,有人肯畀錢都畀(房)佢啦。」

Ben哥(化名)在九龍塘一家開業逾30年的時鐘酒店擔任主管,該酒店共有10間房,疫情下一日只有兩單生意,有時更吃白果。他透露老闆早意興闌珊,既不修葺殘舊房間,也不願減價搶客,一直維持3小時300元。

貴族校進駐

有時鐘酒店疫情後推出「送鐘優惠」,4小時費用為250元至300元,酒店主要集中在油尖旺區港鐵站出口附近,是年輕人的聚腳點;相對之下,九龍塘比較不就腳,主要吸引有車人士。

Ben哥指現時客人平均年齡起碼50歲,主要是熟客,「有啲甚至一男一女戙住柺杖入嚟,個心好佩服,咁大年紀仲有呢個情誼,好難得。」認為傳統時鐘酒店難吸引年輕人。疫情前,仍有自由行幫襯,佔酒店兩成收入,疫情後沒有旅客,酒店生意急挫,「自由行唔想住兩千蚊酒店咪嚟呢度。」他打開面前的數簿展示苦況,每一頁的交易紀錄均一單起兩單止,笑言「一日交易多過五隻手指都偷笑」。

「呢度嘅命運始終都係收檔,頂多一年半載。」Ben哥對前景悲觀,鄰近的時鐘酒店相繼熄燈,租予財團建學校,他相信這是大部份時鐘酒店的終極命運,「做貴族學校搵錢又多,唔使自己理,何樂而不為?個個月準時收租」。

時租賓館同樣水靜鵝飛,間間房打開門無客,前枱職員滿臉憂色,指夜間不開門,只做日間生意,希望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