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打觔斗的男人們,既浪漫又現實。33歲的杜志星說:「我練tricking,就喜歡衝破地心吸力的感覺。」鄭子煬(Alan)說:「tricking包含三個元素,即踢腿,打觔斗及轉體。若你能在一個連擊裏做齊三個元素,就是一個tricking的連擊(combo)。我們想追求的是穩定流暢的combo。」
要是只講tricking,香港有不少年輕力壯者跳得更高,動作更快更有力。TS Crew本身是一個現代舞團,但他們將parkour、tricking、capoeira、武術及電影特技等與現代舞融合,表達不同想法及故事,是香港唯一。打側翻最叻的阿星本是街頭藝人,表演時看到其他人在空中翻騰,雙眼就閃閃發亮,「廿多歲起步,比起十幾歲開始,吸收能力比較慢,力度有但體重都有影響。以前會勉強自己死練,現在則會按自己的能力,或將做到的動作修正,一步步進步。」
Alan是TS Crew中最年輕的,但combo最強。中一、二時看YouTube,看到外國人的tricking好型好勁,當時以為是跆拳道就走去學,一學十年,「學咗四、五年才知那是tricking,於是又走去重新學。」不過那些踢腿、迴轉的基本功,還是一脈相承。當年為了趕快追上YouTube表演者的水平,一星期上三堂課,一星期四、五天又跑去公園練習。試過跟老師們熟稔了,讓他自己留在課室練習,結果錯過尾班車,索性練到隔朝四五點,坐頭班車回家;又試過表演時,落地不穩,十字韌帶斷裂。團員們為了補上空缺重新編舞,Alan坐定定的大半年,「勁唔好受。」對他們而言,時間加體能更重要。
曹德寶是團裏的藝術總監,28歲才認真學tricking,前空翻是看家本領。有心唔怕遲,而且28歲一啲都唔遲。負責編舞的他經常忽發奇想,想出奇招讓團員挑戰自我,「如兩個人跳起時,可否讓人在中間滑過去;或者在你空翻時推你一下,讓你的空翻翻高三呎?這時他們就會用身體回答我了。」最高最大隻的副藝術總監伍仲偉(Steve)本身練巴西戰舞,即是16世紀黑奴為掩飾練武而創的舞技。多數做底座托起團員,或者將他「拋到老蓮咁高再接返。」
TS Crew在2017年成立,自2018年1月於「香港比舞」(舞蹈節)演出舞蹈《順》之後,就受邀展開一整年的亞洲巡迴演出,日本、台灣、北京、韓國、德國、去年還受邀到世界最大藝術節——愛丁堡藝穗節——演出13場,被當地報章《蘇格蘭人》評為「藝穗節四個必看項目之一」。原定今年還會去加拿大溫哥華的太平洋劇場節、英國伯明翰、侯城,以及波蘭等地作歐美巡演,但都被武漢肺炎KO了。全年留港,雖然申請到資助,團員還是要跑去做part time,如阿星就去做消毒工幫補,「唔危險(疫情爆發之地)嘅地方都唔去呀!」
做喜歡的事,日日對抗地心吸力,受國際藝術界歡迎,闖出一番名堂,聽到都飄飄然。但阿星說其實家人都仍不認同,「他們始終較傳統,覺得我這年紀應該朝九晚六坐辦公室。這樣的工作收入不高,又常受傷又不穩定。我都叫有表現啦,但他們會反問:『那又如何?』」這四個字,展現超強大的地心吸力。「他們覺得你是時候穩定下來了。但我覺得,就係因為做了這麼久,現在放棄即是由頭開始。無論甚麼事,都該繼續做下去,到真的沒法子,touch wood,就是受大傷時,才再去想吧。」
我們找來20歲、香港最年輕女特技人吳芷晴挑戰眾男。芷晴小時候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為了放電,練了體操及跆拳道10年。15歲去特技人協會上課,走上女特技人之路。第一次拍電影,就要在一個三至四呎的露台上打觔斗。「旁邊就是街,踩錯會掉下去。當時下着毛毛雨,假髮遮住甚麼都看不到。那時好開心唔驚啊,之後才覺得恐怖,嘿嘿。」
原來她是TS Crew阿星的粉絲,一來就拜師般同星哥眾人打招呼,成日話:「佢哋啲動作好型啊!」tricking的動作好多來自體操,如翻騰的感覺。「但體操動作太正規,太靚了,做特技演員要做出被打飛的動作,較隨意自然的tricking可幫到手。」阿星set了兩大塊磚,設計一組障礙賽讓芷晴挑戰。得兩塊磚,直腳前空翻,在磚上跳來跳去加兩個空翻作結,好似好易喎。點知,如Alan所言,「最難是流暢度,同準確度位。」翻騰combo時,一切憑感覺,看不到周圍景物,落地就要緊接下一個動作。但空翻後根本不夠位讓她起跳,跳過磚塊,跳完磚後又發現落地位置不對,或者不夠空間助跑,行嚟行去,原來好難。無論tricking還是體操,練的都是肌肉記憶,芷晴的前空翻總是跳不高,趁機讓阿星幫她調整。連跳了十幾廿個,累到攤倒,「唔係好難但不簡單。不過現在聽從星哥的提議,抓緊縮腳的時間,感覺個人真的輕了,跳高了一點,謝謝星哥。」芷晴由衷感謝。
記者:陳慧敏
攝影:果籽攝影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