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牽涉海外民運人士的中美雙面諜案,香港的角色貫穿整案。除被告馬玉正(Alexander Yuk Ching Ma)在港出生,以及曾多次於香港與國安會面及交易外,本報發現他1989年離開中情局後,曾在港購入一間貿易公司股份,同時出任董事,但他對外報稱自己是英籍;這間業務不明的公司2002年解散,不足半年後,馬玉正即在夏威夷報考聯邦調查局,繼續間諜工作。
香港在整宗案件中不時出現,被告馬玉正1952年在港出生,未被起訴的馬大維1950年由上海偷渡來港,後轉赴美國。案中關鍵的會面亦在香港發生,兩人2001年在香港一間酒店房連續三日與最少五名中國國安人員會面,聯邦調查局取得會面的錄音及錄影片段,形容當時馬玉正一邊點算國安提供的五萬美元,在旁同謀即馬大維一邊向國安提供機密資料。
控罪書指馬玉正2000年11月一次入境夏威夷時,向關員聲稱過去最少五年居於中國,經營出入口的業務。
本報翻查公司註冊紀錄發現,一名「馬玉正」1992年聯同另外兩人向三名美籍人士,購入香港公司「鞍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 Maintrade(Hong Kong)Limited」股份;這位「馬玉正」的英文名字與間諜案被告完全相同,簽名亦與馬大維與被告合作的美國公司文件一樣,估計屬於同一個人。
不過,記者發現馬玉正在港的公司註冊申報為英籍,報住地址在廣東道10號6樓,該址拆卸重建後,亦未有更新住址。
「鞍港國際投資」1995年引入多位投資者,當中包括一名報住夏威夷的男子;公司業務不明,記者曾聯絡當年其中一位公司的董事,但未獲回覆。
馬玉正2001年3月在香港與國安交易,「鞍港國際投資」翌年7月解散,同年12月,案情指馬玉正就在國安指使下報考聯邦調查局(FBI)探員,繼續接觸美國機密資料。
記者早前透過馬玉正的facebook賬戶找到馬大維,但該賬戶在美國當局公開案件後數日即被刪除;馬玉正另有一個社交媒體Linkedin賬戶,顯示他由2007年起在一間金融公司擔任財務總監,時間上與他在聯邦調查局工作有重叠。馬家成員主要在美國夏威夷及加州兩地居住,馬玉正前妻及當律師的女兒則仍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