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去留如何定?(鍾劍華)

議會去留如何定?(鍾劍華)

民調結果很多時不一定會得到被調查對象的歡迎,作為政治人物,也不一定要事事被民意牽着走。政治領袖本身的理念和判斷,都是代議政制中的重要元素。但任何負責任的代議士,甚至是掌權者,都不能輕率地說一句「民意於我如浮雲」,從而在背離民意的道路上堅持錯下去。

據說某領導人不止一次說「不在意民意怎樣」,但當決定要把立法會選舉延遲一年時,她就引述一個調查方法不明的民調結果,自誇這次「有充份民意支持」。這種葉公好龍式的虛偽,大家應該全看得穿!政府施政不能不參考民意,漠視民意的又可以把香港搞成怎樣?大家有眼可見!

這次民主黨宣佈會進行一個全港性的科學抽樣民調來決定其議員去留,總算是一個機會,讓港人認真思考如何面對這政治困局。延遲一年選舉,令未來一年的立法會性質上只是個非法機構。立會「四年一任」,議員透過「選舉產生」,清楚寫在《基本法》中,議員從來不需要由北京確認他們的任命,人大常委根本就沒任何憲政權力來為立會議員賦權。

香港民意研究所在周五公佈了兩個調查結果,顯示整體市民對民主派議員應否留在這個非法立法會的意見陷於分歧,正反意見都不過半數。如果只看民主派支持者,更有六成人認為應拒絕接受這種「延任」。

這其實不一定顯示市民對民主派議員厭惡,但起碼是種警惕。面對這個複雜的政治處境,民選代議士在未與市民充份溝通前,便宣佈整體傾向留在議會內,是明顯錯判。民主派議員低估了市民對延後選舉這個決定的惡感,如此順攤接受延任,等於接受政府剝奪了初選參與者的政治權利,也剝奪了市民的政治權利,結果招來了支持者更強烈表達希望他們拒絕接受延任。現在處於一個兩面不是人的尷尬處境,可說是失策;而沒有充份說明未來一年他們會以甚麼態度來面對這非法議會,也令人不滿。

民調授意 反客為主

從政治倫理及授權觀念反對這個非法立法會當然十分合理,但這顯然也不是完全放棄議會陣地的充份理由。務實議會路線真的不值一哂嗎?未來一年如果這個非法立法會內連一個民主派議員都沒有,確實有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香港人是否已準備好面對一個冇掩雞籠式的立法會,讓這個政府可以無遮無掩地胡作非為?

民主黨決定進行另一個調查,作為他們去留的依據。公民黨及其他民主派議員也相繼表示會跟從。這無異是把去留的決定權交回市民。這可能是面對當前兩難局面的一個折衷方案。也許也是個反客為主、打破困局的方法。市民可利用這機會,詳細思考一下如何在政治倫理及務實考慮兩者間找一個對香港最有利的平衡點。

如果跟着的這個民調,結果是支持民主派議員繼續留任,那他們留在議會內就不是因為人大常委的決定,而是變相得到了市民的授權,或起碼是授意。民主派議員未來一年在局中說的做的,聲音都會更響亮一些。如果得出的結果仍是希望他們拒絕留任,也算是順應了民意,也間接兜口兜面打了特區政府及北京兩大巴掌,證明這個立法會得不到市民的認同。

在這個授權式民調進行前,泛民政黨應向市民充份解釋他們的理據,明確說明他們會以甚麼態度來面對這個議會,更要爭取其他政治參與者的支持及理解。甚至可建立一個政治協商平台,為參與注入新的政治理念及元素。但願各界都有充份的智慧去面對政權對一國兩制的一再破壞!

鍾劍華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