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人民銀行確認,上周四與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研究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人行又指已形成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銀保監會、證監會、外滙局等部門負責人,及部份內房高層亦有赴會。市場憂慮內地對內房貸款會有進一步收緊措施。
會議中指,十九大以來,有關部門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會議強調,市場化、規則化、透明化的融資規則,有利房地產企業形成穩定的金融政策預期。
為打擊炒風,上月深圳及東莞等地推出被稱為「史上最辣」的樓市措施,其中深圳的八項措施,促樓市平穩發展,包括購置第二間物業(二套房)的首期上調至七成以上,令深圳二手樓成交,一周便縮減了一半。
另外,內地官媒引述中銀保監會發言人指,截至今年6月30日,普惠型小微企業不良貸款餘額為4,000億元人民幣,較年初增長9.25%,不良率2.99%,不良水平已接近容忍限度;惟認為在疫情下,金融風險成本上升屬正常,信用風險整體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