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再爆發】
【本報訊】一名在東區醫院留醫近一個月、患有白血病的印傭昨初步確診武肺,更險釀大規模院內爆發。該名印傭的僱主早於上月底確診,但衞生防護中心一直未安排印傭檢疫,東院更安排她先後入住兩個沒隔離設施的病房,導致52名曾與印傭同一病格的病人需檢疫隔離。衞生防護中心就事件致歉,承認在流行病學追蹤上有「甩漏」。
本港昨新增25宗武肺確診個案,累計4,683宗,另有少於10宗初步確診,包括一名44歲印傭。東區醫院表示,該印傭7月27日因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到醫院化療,入住內科病房,當時接受病毒測試,結果呈陰性。病人入院後持續發燒,及後被診斷為細菌感染,獲安排抗生素治療及化療。印傭於13日出現輕微呼吸道病徵,肺部亦有發炎迹象,基於白血病情變化,18日至20日被安排到單人病房留醫。由於病人持續發燒,院方再次為她安排病毒測試並初步確診,目前情況穩定。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指,該女傭的僱主原來早於她入院翌日、即7月28日已確診,是第2979號的75歲男病人,但醫管局昨聯絡女傭友人時始知悉事件。白血病病人免疫力較低,有可能印傭7月27日入院時,體內已有少許武肺病毒,但「殺唔死」,病毒潛伏期亦較長。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承認「甩漏」,就事件致歉。衞生署曾向該印傭僱主的女兒了解有多少人同住,女兒稱父親有五至六名密切接觸者,包括印傭,衞生署當時已發出檢疫令。但當衞生署另一團隊安排密切接觸者送檢時,該團隊指未接觸到該名印傭,故未有尋找印傭送檢,亦不知印傭已入院,該檢疫令更不知所終。
張竹君承諾檢討過程是否出現問題,並指可能會以電腦輸入資料,「做啲電子化嘅嘢」,減少對人手依賴,但否認是人手不足導致失誤。
劉家獻補充,該印傭中、英文均「講得唔好」,醫護人員與她溝通有困難,而她比僱主早一天入院,故無法得知僱主已確診。印傭住院期間有戴口罩,沒隨意走動,曾入住的兩個病房均沒武肺確診個案。但有52名同病格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17名病人仍留醫。東區醫院指,當中六人已接受病毒測試及隔離,結果呈陰性。
東區醫院一名醫護人員透露,17人包括血科病人,本身抵抗力弱,一旦染疫情況或較差,即使女傭留院期間有戴口罩,但用膳時也會除下,不能排除傳染風險。醫護不滿衞生防護中心疏忽令同事忙上加忙,「大家都話係來自竹君嘅『禮物』」,盼望衞生署加快將檢疫令等資料電子化,以免再出現類似問題。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同樣認為,衞生署可將檢疫令資料如旅遊史一樣納入公院病人電子系統中,避免類似漏洞。醫護人員面對外傭病人,十分依賴僱主或中介公司提供資訊,因外傭自己較難說清楚情況,籲全港僱主日後如知悉外傭入院,自己家中又有人確診,主動通知衞生防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