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郊野】
【本報訊】登上大欖郊野公園一帶,以為可以享受郊野的大自然氣息?細心一看腳下泥土,卻佈滿了密密麻麻的霰彈槍內鉛粒、橙色的飛靶碎片、塑膠彈塞,這些射擊垃圾更可透過引水道流入七公里外的城門水塘。水務署去年票控香港槍會一項「放置物質於水務設施內」罪,惟最後因水務署蒐證紕漏無法入罪。有環保團體今年重返現場,發現射擊垃圾沒有被妥善清理而散佈於山野及引水道的問題依然嚴重,質疑批出香港槍會用地的地政總署沒有盡責做好監管角色,放任香港槍會長年堆積該類射擊垃圾,嚴重污染及破壞環境。
記者上周隨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到大欖郊野公園一帶了解,沿山路至香港槍會附近的山坡及引水道,隨處可在泥土裏發現鉛粒蹤迹,當到達大欖郊野公園與槍會的緩衝區一帶時,亦即槍會約50米範圍外,地面泥土更是遍佈大量鉛粒及飛靶碎等射擊垃圾。綠惜地球估計附近一帶受影響面積可達兩公頃,但若經引水道擴散到城門水塘的範圍則難以估算。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表示,今年7月法庭裁定香港槍會「放置物質於水務設施內」罪名不成立後,綠惜地球7月底及8月初先後兩次重返現場,發現胡亂棄置射擊垃圾問題仍未解決。經過連場大雨後,更把山上積存的射擊垃圾沖下山坡及引水道,「按水務署法規,呢啲嘢唔應該喺引水道出現」,直言香港槍會有責任預防射擊垃圾於山野及引水道出現,並有責任妥善清理。
朱續指,槍會用地是政府以《私人遊樂場地契約》批出,面積約6.49公頃,當中有一半範圍屬郊野公園,惟槍會1973年由葵涌搬至荃灣川龍,早於郊野公園成立,政府以象徵式每年1,000元地價批出用地,是次契約年期至2027年6月底。綠惜地球質疑地政總署長年放任槍會胡亂棄置,沒有做好巡查工作及監管角色,「你見到嘅呢啲飛靶碎片可能有幾十年歷史」,若以槍會搬至現址計算,估計棄置在山頭的射擊垃圾或已長達47年。
事件涉及最少四個政府部門,包括水務署、地政總署、漁護署和警務處。水務署回覆指曾要求香港槍會採取適當措施防止射擊殘餘物落入引水道和集水區,亦曾嘗試於部份引水道邊緣加設擋板,防止有關殘餘物被沖進引水道,但成效未如理想。水務署去年亦根據《水務設施條例》向香港槍會採取檢控行動,惟未能成功。署方定期巡查上述地點時,仍不時發現有射擊殘餘物。除安排承辦商清除有關殘餘物外,亦正尋求法律意見,並吸取上次檢控經驗,檢視相關工作安排,以作更嚴謹蒐證工作。
漁護署回覆稱,現時有關槍會的契約地段有部份範圍與大欖郊野公園重叠,但重叠範圍屬緩衝區,該範圍內並無進行實質射擊活動。根據地契條款,香港槍會有責任確保有關重叠範圍的清潔,及確保其管理符合地契和相關部門牌照的規定。就射擊殘餘物的管理,該槍會今年上旬回覆漁護署,表示將每月視察重叠範圍內射擊物累積的情況,並會因應需要和實際情況採取適當跟進行動,以減少射擊殘餘物累積。
漁護署稱已強烈建議槍會定期向所有相關部門提交重叠範圍的視察和清潔紀錄,並建議槍會應至少每一季都進行一次全面清理,以免殘餘物不斷累積。漁護署本年6月和8月收到槍會提交清潔射擊殘餘物的相片,但槍會未有交代清潔詳情。而署方在最近的定期巡視中,仍發現重叠範圍有射擊殘餘物,署方已多番提醒槍會應就完成了的清潔行動交代詳情(例如日期、覆蓋的範圍、垃圾收量/重量等),並正與該會跟進清理射擊殘餘物的安排,但至今未收到槍會回應。漁護署指會繼續巡查及監察有關地點,並會與相關部門緊密聯繫,以採取合適跟進行動。
警方則表示,就射擊會相關的管有權牌照條款及條件中規定,持牌人須妥善清理及處置經使用的彈藥及其部份。如發現該射擊會沒有遵從由警方發出的牌照所訂條件,或其經營情況違反上述條例,警方會採取適當行動。
香港槍會以電郵回覆指按政府限聚要求,2020年7月17日至現在已停止所有射擊活動,不明白所述近日有關射擊產生物件之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