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苦等11年 無探熱人流管制 康城商場開幕逼爆 恐播毒

居民苦等11年 無探熱人流管制 
康城商場開幕逼爆 恐播毒

【本報訊】港鐵旗下新商場「The LOHAS康城」第一期昨日開幕,首階段共13個商戶開始營業。樓盤第一期首都2009年落成至今,11年來有數萬居民入伙卻只得一間臨時超市及小量商舖,結果昨商場揭幕令區內居民蜂擁而至,逼爆商場。不過管理公司未有實施人流管制,有醫生指商場密集人流會增加傳播風險,或會成為另一波疫情爆發新群組。

康城商場首階段啟用,包括佔地逾2萬方呎的大型超級市場FRESH,以及大家樂、Pizza Hut等食肆。本報現場所見有大量人群擁至,惟商場未有人流管制措施,市民進出商場亦毋須探測體溫。商戶則自發監測,不少店舖門外擺放體溫探測儀器,而屬疫情高危地點的超級市場,門外備有全身智能消毒噴霧裝置供市民使用,惟門外等候人群未有距離限制。

■康城商場第一期昨日開幕,區內居民蜂擁而至,非常熱鬧。

醫生:欠應有社交距離

本報就商場人流管制向港鐵查詢,港鐵回覆指,商場一直跟從衞生防護中心建議採取適切措施,包括定時清潔和消毒商場公眾地方,並在主要出入口提供酒精消毒搓手液以及加強通風系統,保持商場空氣流通等,但未有提及人流管制。

對此,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根據新聞照片及影片,康城商場人流太多、太密集,欠缺應有的社交距離,理論上會增加感染疾病或病毒風險。他估計商場洗手間可能有不少人排隊等候,若衞生情況不理想,同樣有環境感染風險。

林永和提醒市民,在人多地方必須時刻戴口罩,做好手部衞生,最好保持社交距離。有病徵者或感染疾病高危人士應自律,不要到商場。他又建議商場應吸收昨日經驗,考慮制訂人流管制措施,又或參考其他商場在出入口加設體溫探測器,才算是理想做法。

日出康城首個住宅項目首都早於2009年起陸續入伙,但區內一直未有大型商場落成,配套未見完善,利嘉閣商舖及投資部高級營業董事鄭得明指,當區居民「餓足十年」,加上近月受限聚令等抗疫措施限制,市民外出機會不多,故有近在咫尺的大型商場啟用便立即蜂擁而至,他直言:「(人流)嚇死人,驚有個新群組出現。」

刺激本月租務成交倍升

昨日特意前來逛街、現居將軍澳天晉的黃先生指,現場人流比想像中多,場面亦較混亂,但不擔心有播毒情況出現,「香港人都好謹慎嘅。」

受惠商場落成效應,日出康城8月至今速錄超過140宗租務成交,較7月爆升近一倍,呎租最高見40元。

■商場首階段共有13個商戶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