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旗被模糊 「美化國民黨」雪藏14月 抗日片《八佰》終上映

青天白日旗被模糊
「美化國民黨」雪藏14月 抗日片《八佰》終上映

以1937年抗日戰爭淞滬會戰事蹟為藍本的電影《八佰》,在疑因政治因素遭「雪藏」14個月後前天正式上映。雖然因應疫情影院上座率最高只能達一半,但連同公映前的點映(預先放映)全國累計票房已破5.74億元(下同,6.44億港元),成績相當不俗。在影片最經典的一幕女童軍護送國旗,青天白日旗仍然不脫政治敏感,遭到模糊化處理。

由管虎執導的《八佰》改編自淞滬會戰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激戰四天四夜的歷史事蹟。影片投資超5.5億元(6.17億港元),號稱全亞洲首部全程使用IMAX攝像機拍攝的電影,實景搭建超過20萬平方米。影片原定在去年6月上海電影節首映,但卻因「技術原因」取消,隨後又取消了全國公映,當時有指影片因為過度美化「國民黨當局」遭雪藏。直到本月初影片才重新獲確定檔期,並在前天正式公映。

昨累計票房破6.4億

根據「貓眼專業版」的即時數據,《八佰》首日全國票房1.34億元(約1.5億港元),加上此前點映收入,至昨日累計票房已破5.74億元(約6.44億港元)。這是時隔200多天以來,內地電影單日票房再度回歸疫情前的市場水平。

早在1938年,國民政府已把「八百壯士」以及女童軍楊惠敏護送國旗到四行倉庫的事蹟拍成黑白電影《八百壯士》,國民政府遷台後1975年又翻拍了《八百壯士》。新片《八佰》再現了楊惠敏護送國旗和軍人推桿立起旗幟的經典畫面,但青天白日旗被加以遠景、柔焦虛化的手法處理,全片也甚少出現清晰的中華民國國旗圖案。對於片中出現模糊化的青天白日旗,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這是因為目前民進黨在台灣越來越強勢,中共需要把當年國民黨一些抗日功績或可歌頌的元素加以利用,「最低限度國民黨目前不是要打擊禁制的對象,除非影片很有政治問題,現在有價值就要拿出來。」

■本於去年7月播放的《八佰》疑因被指「過度美化國民黨抗戰」而被叫停上映。

利用國民黨制衡民進黨

另外,中央紀委昨在官網發表題為〈孤軍悲壯背後,可知一個弱國的悲涼〉的文章,疑似借評論《八佰》指桑罵槐,暗諷台灣民進黨當局挾美國自重。「當淞滬會戰局勢日漸對己不利後,蔣介石的選擇是:要堅持跟日本人打下去,哪怕是像徵性地打,也要堅持到國際聯盟大會召開,由國聯出面干涉、調停。」文章指當年的蔣介石政權「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與堅決的戰鬥意志與強敵對抗,卻幻想通過外交斡旋來達到目的……一個弱國的悲劇,就是幻想自己陷入危難時強國會『盡義務』出手援助。」

中新社/《蘋果》記者

■電影中一名綁滿手榴彈的國軍士兵,由高處跳下與日軍同歸於盡。

■《八佰》首映吸引不少觀眾入場,電影票房回歸疫情前的市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