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新不如舊才需懷舊

SUNDAY:新不如舊才需懷舊

寫過不止一次對90年代NBA的懷念,懷念那種有內有外和拳拳到肉的刺激打法;90年代的球賽好看,港產電影亦然。本周就轉個話題,談電影。 某天於收費電視重看《記得……香蕉成熟時II初戀情人》(圖)。顧名思義,電影講的是初熟香蕉闖情關。記得當年在戲院觀看,對鄧一君飾演的波仔恨得牙癢癢。他擁有標準學生情人模樣的女友婷婷、有個給你日夜欺凌的死黨毛毛、有對看起來開明的父母、竟然還有機會與由童愛玲飾演的大學姐姐瞹昧。

波仔對愛情充滿好奇、對大學生活憧憬、對未來有着無限想像。那時的我年紀相若,面對同樣的情況或煩惱,自是共鳴非常。只可惜當時我還沒有同時應付兩個女生的機會。

成長就是跌跌撞撞,電影初段中的波仔似是贏在起跑線,可是對於男孩子在那個年紀的一些「必然錯誤」,還是無法避免:若即若離的姐姐並沒有初戀女友那樣好掌握,高攀不上,又與女友感情生變;女友另結新歡,波仔幼稚得發細路仔脾氣般大罵對方;會考失敗,但被他日夜欺負的毛毛卻成為狀元。百多分鐘的電影內一切轉變都快得有點不合理,但過多幾年後就發現,電影把男人的半生濃縮在個多小時之內;到沒法否認之時才惟有承認,自己不過是個平凡人。

當年首看時我還是個𡃁仔,如今於不惑之年重溫這電影,就如以長大後的眼回看自己的前半生。原來許多事情,別人告訴你別這樣撞板,但沒有親自撞過板,就永遠無法體會;長大後,你會有許多講不出的遺憾,或許說不出口,又或者連說出口都沒有機會。原來,不是所有遺憾都有機會彌補。對這些事情由不懂到理解的過程,就叫做成長。

電影片尾配合Bee Gees的《First Of May》,道盡了我們那份曾經的青澀,甚是感慨,感觸的還有是港產小品電影的消逝。那個年頭香港電影還未需要為打入內地市場而瞻前顧後,是多麼的神采飛揚。電影也好、球賽也好、社會情況也好,如非新不如舊,大概沒有人花太多時間懷舊吧。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