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特區政府防疫不力不單導致本港民不聊生,更將病毒輸出內地。廣東省在上周錄得三個多月以來首宗本地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共八人受感染。內地追查病毒源頭,發現陸豐患者的病毒基因排序,與香港第三波疫潮中的病毒同源百分率達到99.99%。本港專家指出,相信是香港有隱形病人將病毒帶入內地。衞生防護中心亦表示,正協助內地追查在本港的潛在接觸者。
深圳羅湖區盒馬鮮生超市一名41歲女員工,較早前乘巴士返回汕尾陸豐市後出現發燒等病徵,在8月14日確診,她的五名家人及超市兩名同事亦受感染,屬於無病徵患者,成為廣東省三個多月來首次再出現本地感染。疫情爆發令內地在患者居所等地方進行小區封閉式管理,戲院等娛樂場所晚上9時後要停業,最少5,000人接受了病毒檢測。
廣東省政府昨日公佈,其中五宗感染個案的鼻咽拭子樣本經過全基因序列分析,發現這五宗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再經與全球數據庫中的近八萬條武肺病毒基因組序列進行比對分析,發現這五宗同屬於香港本地流行的HK1分支,與香港流行毒株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同源百分率高達99.99%。
港大較早前一項研究發現,本港第三波疫潮的病毒樣本,在病毒學上與菲律賓有關聯,但因基因突變而獨自形成兩個全新的病毒群組,命名為HK1及HK2。陸豐市的個案顯示,香港特區政府中門大開,令病毒由海員及機組人員等帶入本港,再有人將病毒輸出內地。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廣東省的情況反映病毒由香港的隱形病人傳入內地,有可能是免檢疫人士或是早前因避疫而返回內地的港人,即使部份人要在內地檢疫14日,但可能過了14日潛伏期才病發。內地一向嚴控輸入個案,但香港管理鬆散,「搞到人哋要排查幾千人,又要做小區封閉式管理;如果香港唔『清零』一段時間,人哋都未必接受你做『港康碼』」。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表示,以收到內地當局通知,陸豐個案與香港的病毒基因比較相似,內地要求本港協助找尋確診者的潛在接觸者,並安排測試,以了解是否有隱性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