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復堂食設限 須輸入鮮風 業界指成本增 小店難配合

晚復堂食設限 須輸入鮮風 
業界指成本增 小店難配合

【本報訊】林鄭月娥政府一再因拒絕全面封關而引發疫症高峯,不僅造成75人死亡,更重創香港經濟。林鄭昨日透露,已經與飲食業等業界商量,讓各行業逐步重開業務,包括恢復食肆晚間堂食。據業界了解,復業條件包括空氣調節及人數限制等,有飲食業人士形容「曙光又光咗少少」。香港中小企食店聯盟召集人林瑞華則指,換氣及執枱專員等措施會加重餐廳成本,反問「邊個畀錢先?𠵱家交租出糧都冇錢,大公司咪可以囉,細公司樓面得一個人,要我用雙倍人手做得返兩、三成嘅生意,我點做?」

林鄭月娥透露,政府已經與飲食業及各類被停止營業的處所商量逐步重開業務時應該採取甚麼安排。首階段可以恢復食肆晚間堂食、有限制地重開戲院、美容院以及部份運動場所,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周四曾與美容業詳細討論復業具體安排。

叙福樓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傑龍形容,晚市堂食解禁的「曙光又光咗少少」,相信未來數天專家小組會開會研究。

黃傑龍指業界願意為防疫多做措施,包括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提出的食肆保持每小時換氣六次,若未能換氣六次的食肆,業界亦願意在店舖內加裝UV消毒殺菌燈或高效能空氣清新機,確保店內空氣暢通。他說,食肆禁晚市堂食後僅剩三成生意,「部份業界停超過一個月,尤其酒吧冇得做生意,大家蝕到好誇張」,若放寬食肆晚市堂食時間,「做多幾個鐘,估計升至五至六成生意,吊命都吊耐啲啦」。

美容院或只接預約客

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表示,美容業界已停工逾一個月,預料行業損失20億元,政府有意重開美容院,「簡直係萬眾期待」。

葉世雄與業界代表前日與張建宗開會時,對方亦表示有意重開美容院,「長時間停唔係辦法」,惟公眾仍有疑慮,故希望美容業做好防疫措施,包括只接受預約服務、每間房最多容納兩人、美甲店會加裝隔板等。

政府沒有交代有限度重開戲院的條件,《經濟日報》引述香港戲院商會表示,戲院重開後,院方會實施防疫措施,包括調整營業時間,預留更多時間全院清潔及消毒;每天開放前或間場期間全院清潔及消毒座椅、自動售賣機、取票機、售票處、洗手間等;觀眾入場須量度體溫;以及提供搓手液等。

袁國勇:可設紫外燈風扇

袁國勇周四視察過2003年沙士重災區九龍灣淘大花園,勘查了六間食肆,認為大致做得很好,他建議食肆要確保每小時有六次鮮風,如果工程上做不到,可設置座地紫外燈風扇。袁國勇大讚淘大花園防疫工作良好,住宅大廈垃圾房一隻老鼠曱甴也沒有,「整個東九龍周圍都有病例,點解淘大花園冇,我最有興趣係呢樣。」

不過翻查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雖然淘大花園住宅範圍零感染,但淘大商場等商業範圍在第三波疫潮中錄得十宗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