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政府容許持BNO港人帶子女赴英求學後,香港家長如蜜蜂採花般興奮,紛紛研究起彼邦的公立學校來。但該國最近的高考放榜弄得一團糟,反映英國教育官員無能至極,家長也不能不察。
今年三月疫情正酣,英國政府一聲令下取消A level和GCSE考試,這是影響重大的事,後果非常嚴重。那時香港文憑試學生和家長都擔心DSE會緊隨其後,幸好沒有。香港考評局如履薄冰,謹慎地安排考生安全赴考,令今年中六生有驚無險順利靠公平考試考入大學。
英國取消A level後,改由老師估算學生成績,再以演算法調整,得出最終成績。教育部官員沒理由預視不到,這個估算誤差可以有多大。老師高估學生成績乃人之常情,A level亦不如IB有可靠的評估機制,倉促宣布停考,本就種下禍根。
那套所謂演算法,是以該校一向的成績水平來調整學生成績,對鶴立雞群的學生不公平。結果上周放榜,有四成學生成績被拉低,引發學生示威浪潮,迫使官員就範,頻頻U-turn,最初說學生可上訴,幾小時後又不許,之後更宣布承認最初老師估算的評級,結果人人都有好成績。
成績通脹之後,輪到大學頭痛,學生成績齊齊達標,總不能都湧到牛津劍橋。大學教學資源不足應付,要求部分學生延遲一年入學,弱校則有收生不足之嘆。影響一代人之事,足以撼動保守黨的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