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頭是道:口水腺內窺鏡手術(袁寶榮)

頭頭是道:口水腺內窺鏡手術(袁寶榮)

口水腺(salivary gland)

口水的分泌量,每天為1.5公升,主要由三對口水腺製造,包括在耳前的腮腺(parotid gland)、下頜骨內的頷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和在舌底的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口腔黏膜內分佈了大量細小的黏液腺體(minor salivary gland)。口水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口腔濕潤,並在進食時須配合大量的口水分泌以幫助吞嚥。

口水腺導管阻塞

由於進食時腦部會刺激口水腺,增加口水分泌,如果口水腺管道有阻塞,口水便會累積於口水腺內引起口水腺腫脹、疼痛。 於進食時開始腫脹,半小時至二小時後腫脹便會慢慢減退。

口水腺導管阻塞原因

常見原因是結石(ductal stone), 管道狹窄(stricture)和黏液栓(mucus plug)。其中以結石為最常見,約有80%的口水腺結石發生在頷下腺。成因可能是發炎、放射性碘治療甲狀腺癌、創傷或結膜乾燥症。

口水腺內窺鏡診斷

當口水腺管導阻塞是由於較大的結石,用手觸診亦能發現。但如果是小結石,導管狹窄或黏液栓,手觸診不能診斷病因。要做超聲波進行初步診斷, 如果口水腺管道有阻塞,會見到脹大的管道,較大的結石超聲波也可見到。

最新的方法是採用口水腺內窺鏡診斷。口水腺內窺鏡可從口水腺的出口進入口水腺管道,透過內窺鏡可以見到結石,管道狹窄和黏液栓。

口水腺內窺鏡手術

現時要治療口水腺結石,其中一種方法是透過外科手術,把口腔中的結石取出。傳統的手術方法是將口水腺導管切開,再利用手術鉗將口腔內的結石取出,但這方法只適合於口水腺導管出口位置出現的結石。最新的方法是透過口水腺內窺鏡取石手術,可以在口水腺內窺鏡監察下,放入靈活的伸張籃子,將口水腺導管內的結石套住拉出,這方法適用於口水腺導管較深入的位置出現結石的現象。

如果管道狹窄,可以在口水腺內窺鏡監察下, 用內窺鏡將狹窄的管道擴大,然後放入膠管,一至二星期後取出。如果管道有黏液栓,可以在口水腺內窺鏡監察下,用生理鹽水沖洗黏液栓。

袁寶榮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