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料降準機會減 中資金融股領跌 恒指失守兩萬五

官媒料降準機會減 
中資金融股領跌 恒指失守兩萬五

【本報訊】官媒頭版文章指內地今年全面降準機會下降,昨日公佈的利率指標之一LPR,亦連續第4個月未有變化。市場期待的新放水政策落空,觸發市場擔憂內銀壞賬風險,令中資金融股昨日全線捱沽,恒指失守兩萬五關及連環跌穿10天、20天及50天線。

內地官媒《中國證券報》昨日發表分析文章,指內地今年全面降準的機會下降。文章稱,國務院強調不搞「大水漫灌」,預計年內貨幣投放,將主要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和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微調操作。

內地央行昨亦公佈,被內銀用作貸款定價基礎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為3.85%,5年期以上為4.65%,利率4月至今保持不變。與此同時,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由原來24%和36%為基準,大減至15.4%。

日前人行以MLF大幅放水7,000億後,ING銀行大中華首席經濟師彭藹嬈已預期,內地不會再以降準、減息長遠持續放水,因內地疫情受控、國外的定單略為回升,除非海外再有大爆發,嚴重打擊內地工廠的定單。

市場憂內銀壞賬風險增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指,內地減息機會微,本應對銀行業有利,但換另一個角度看,是沒有進一步放水,令企業無法增聘人手、加薪,未能刺激民眾消費,谷內需撐經濟,反而增加銀行壞賬風險。

A股兩市受壓,滬綜指收市報3363點,挫1.3%;深成指挫1.19%,報13320點。兩市成交縮至8,718億元人民幣。

港股昨日失守兩萬五關及連環跌穿10天線(25014點)、20天線(24892點)及50天線(24991點),最終收報24791點,跌387點或1.5%,兩日累挫575點或2.3%,主板成交1,181億元,北水淨流入僅錄3.82億元;全日沽空金額為176.07億元,沽空比率14.9%。

中資金融股拉低大市,建行(939)挫3.2%至5.75元;工行(1398)挫2.7%至4.63元;國壽(2628)及平保(2318)分別跌2.1%及1.1%,收報18.8元及5.75元。

京東健康擬明年港上市

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譚智樂認為,由於中美關係緊張,導致投資氣氛轉差,加上美國大選在即,料大市上落格局會維持。他稱,「隨着中美不明朗因素淡化,以及科網股普遍業績造好,資金或回流炒起新經濟股。」

另外,市場消息指,京東(9618)將分拆京東健康,並委任美銀、海通及瑞銀為上市負責行,最快明年在港上市,集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