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香港反修例事件引發NBA被內地杯葛風波,我跟同事半講笑的說,除了貨品可以出口,意識形態也可以透過貿易關係輸出海外。念及十幾億人的市場,自我審查無可避免。
飄洋過海的,包括《國安法》。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的大學最近也感受到此法威力。疫情之下,學生多數要在網上學習,其中不少身在內地、香港,若果選的是涉及中國社會歷史政治的科目,要討論六四事件、新疆西藏等敏感話題,在螢光幕發言過於踴躍,隨時惹禍上身,而就算在網路上慎言,交功課寫論文也會留下文字紀錄。為保障學校和學生安全,有名牌大學的教授選擇在課程簡介中加入警告字句,並會以代號取代學生名字,藉以隱藏身份。堅持教學內容固然其志可嘉,但我相信現實是大多數的教授都怕麻煩,避重就輕算數。
意識形態也可以出口轉內銷。早兩日全美國的大學管理層收到國務院的「溫馨提示」,指明年年底前將有大量在美國上市的企業被除牌,勸大學基金管理人及早抽身,放棄直接或間接持有這類股票。
美國不少大學相當叠水,基金規模相當驚人,上個財政年度總數就超過6,000億美元。不過,大學基金管理層其實也一樣怕麻煩,投資一般非常大路,也傾向保守。就算大學聽從「溫馨提示」,實質影響也很有限。
曾國平
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