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一位中層管理人員,他讀書時雖然成績不太好,但憑着個人的努力,慢慢一步一步的晉升到現在的位置。他對自己的工作表現非常嚴格,是一名完美主義者。他把大部份的時間都放進工作之中,A覺得拍拖是浪費時間,所以到現在40多歲還沒有結婚。
A在天還未亮就起床,他永遠是第一位回到辦公室的人。有時就算中午的時候,他也只啃一個麵包,十分鐘之內又回到工作崗位工作。他除了對自己要求高之外,對同事及屬下的要求也同樣嚴格,因此也產生不少磨擦,他基本上在公司是沒有朋友的。他沒有任何嗜好,一回家就上網找些跟工作相關的資料學習,營營役役。他的生活十分苦悶,每天都是午夜12時睡覺,早上6時起床。最近因為工作的問題,A跟上司常常爭執,之後發覺失眠和情緒低落,遂被轉介到診所作評估和治療。
就他現時的困局,大夫用了一個比喻,就是十八世紀時倫敦的煤礦工人,他們天還未亮就起床,一路在礦洞裏工作,營營役役,不辭勞苦。中午時可能可以快速地啃個麵包之後又回去工作,直到晚上吃了晚餐之後就睡覺。日日如是,沒有嗜好,沒有「生活」,更加沒有生活質素(quality of life)!
A沉默了好一會,雙眼通紅,緩緩地說:「我真的不想再做煤礦工人了!醫生,你可以幫助我嗎?」「當然可以啦,幫助病人正是醫生的職責喔。」大夫答道。
方法就是首先要跳出現在的困局,不要再做「煤礦工人」!再開始慢慢培養嗜好,多些參與社交活動(當然現在病毒肆虐這比較困難),慢慢認識多一些朋友,擴闊社交圈子,令自己的生活更快樂,提升生活質素。目的是要好好的生活而不是單單的生存,以積極、正面、樂觀的心態繼續生活下去,把挑戰一一應付。
A最後愛上了種盆栽,更常常去花墟觀賞各式各樣的花卉植物,慢慢變成了辦公室內植物種植達人,朋友多了,生活也快樂起來。
林煒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