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後投機客】命中率之迷思 - 灝昇

【八十後投機客】命中率之迷思 - 灝昇

自從早兩星期貼了未夠半年回報已有92%的倉位後,有朋友都覺得一個53%勝率的策略唔好,問我如何做到高勝率的策略,筆者明白很多散戶在股市中都希望追求預測性,希望找到高勝率的「聖杯」,於是經常問冧巴,希望「中中中」,但往往這樣的後果是忽視整體回報率。

你要知道自己在市場的目的是希望成為一個預言家,還是賺錢的炒家。要計算回報,並非單靠勝率,回報的公式是:盈利次數 X 平均盈利 — 虧損次數 X 平均虧損,高勝率只是代表公式上盈利次數與虧損次數之間的比例,在公式以外還有總交易次數,如果只考慮高勝率而不考慮交易次數,只要不停買指數ETF即可提高勝率,只要貨幣系統不崩潰,那麼長久而言你的勝率便是100%。

可是學畢菲特話齋,即使他把致富方法告訴你都沒有用,因為沒有人希望慢慢致富。所以炒家在交易其中一個核心是要提高出手機會,如果下下等股災,再用50%做止蝕位,同樣可以提高勝率,可是戶口長久會像點了穴一般。於是便要在出手機會和勝率之間作出取捨,未必要等到百分百安全才出手。

另一邊廂,如果拉闊止蝕位,利用本多終勝的心態,同樣可以提高勝率,但長久會大大降低平均盈利和平均虧損之間的盈虧比,即是用10元止蝕去博賺1元,需要有90%以上的勝率才能令整體回報達致正數,相信不論多少本金都難以令命中率提升到90%。所以增加命中率實際上非一單一問題,而是要考慮出手次數、高盈虧比的情況下,在必要時,減少命中率可能更是實際的選擇。

灝昇

fb.com/speculatorjun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