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夠滋味的教育局 - 陳也

不能夠滋味的教育局 - 陳也

評論學校欺凌,做過福建中學校長的副局長蔡若蓮,稱同學是受傳媒報道「私了」的影響,引意大利兒童文學家Amicis「愛的教育」一段:「欺辱了一個沒有招惹你們的同學,譏笑了一個不幸者,打了一個不能夠滋味的弱者……」本報記者查證過,「不能夠滋味」出處,應該是內地翻譯時,將「不能自衛」zi wei的拼音,直接錯解為「滋味」。

不能夠滋味,迎合內地忽然惜食的習帝聖旨,半碗飯,二手肉,光盤清枱,缺一不可的慳家風,蔡局長呢邊收到。蔡副局比楊焗腸醒目得多了,愛國教育由中小學做起,愛習帝由舌尖口腔學起,不能夠滋味,味同嚼蠟,比雞肋更雞肋,照啃啦,難道像鄭市長,發大媽脾氣,將個院士榮銜丟哪媽丟回去劍橋嗎?話時話,這個不能夠滋味的弱者,可能是影射那些肛門被塞紗布、綁在輪椅上被剝光豬等沖涼、選舉時被藍絲職員掌心雷的老人院真弱者!不,姓蔡的管教育,不問安老,不曾關心過肺疫下的老弱亡靈。這個不能夠滋味,若果令你想起喪失味覺嗅覺的確診者,咁,下一步,就會迫學校師生配合,有健康碼,信用評級開綠碼才准復課。不能夠滋味,像極了對習帝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