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通識科教科書刪改問題備受關注,通識教育大有變成「統識」——以中共思想統一香港意識形態之態。翻查各出版社的修訂列表,不難看到貫穿其中的原則就是中共的「七不講」。如果說,中共港共以港版國安法拘捕異見人士、打壓異議活動是武鬥,是以政權暴力維護專制統治,那麼,以「七不講」審查教科書就是文攻,是以此作為建立合理化及鞏固專制統治的意識形態的着力點之一。
2013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9號文件《關於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情況的通報》,聲稱中國意識形態建設面臨挑戰,特別是西方敵對勢力的文化滲透,因此要警惕七大危險。文件在大學傳達時又被總結出「七不講」,即普世價值不要講、新聞自由不要講、公民社會不要講、公民權利不要講、中共歷史錯誤不要講、權貴資產階級不要講、司法獨立不要講。
香港今次送審的通識科教科書,大刪有關人權、法治、新聞自由、六四、三權分立的內容。其中,有教科書以〈香港人權法治受保障〉為題的段落,刪去「警方近年的執法方式侵犯人權,損害香港居民集會及示威的自由」、「人大釋法等均衝擊香港司法制度和法治精神」等內容。有教科書雖保留香港新聞自由有倒退趨勢的說法,但被審查掉了具體表現:「有意見認為,本港新聞自由倒退的主因是業界出現自我審查,此外,政府以行政手段收緊資訊發放及阻礙傳媒採訪,以及有傳媒工作者受襲,亦令人憂慮新聞自由受損。」
有關修訂不只涉及論述政治理念的事例,也涉及歷史事實,特別是「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章節。有教科書刪去六四天安門廣場市民阻擋坦克的漫畫,也有教科書刪去2003年反23條遊行。而把中國推銷高鐵的漫畫由奸笑變友善、稱台灣為「台灣省」,如此美化中共、矮化台灣,更完全是迎合中共的操作。
但親共人士意猶未足,指六家參與「專業諮詢服務」的出版社,現時經送審的教科書仍有觸犯港版國安法之嫌,要求重新審查。如講解「社會及政治事務參與」時稱,民怨長期累積,有人會以激烈方式,「如騷亂、內戰等暴力方式與政府對抗」。講解「社政參與全球化」時稱,本地壓力團體推動社運時會考慮向外國宣傳,「吸引各國公民響應,令活動產生足夠的輿論壓力」。
特區政府當年推行通識教育時,強調目的是協助學生聯繫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概念,從多角度探討問題,發展獨立學習的能力及跨課程的知識與技能。但審查後的教科書,要麼淪為灌輸中共的理念,要麼缺乏多角度的資料,要麼刪除甚至曲解史實,要教師、學生如何達到設科目的?
其實,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力推通識科教科書「專業諮詢服務」,與其有關整肅教師、校園的言論是一脈相承,都是吃透了「七不講」精神,着力改造香港教育界意識形態。再看得廣些、深些,中共這種教育界文攻與國安法武鬥相輔相成以推行一國一制的手法,也不是甚麼新招式。
意大利共產黨創始人葛蘭西 (Gramsci)曾提出「統識論」(hegemony,或譯霸權、文化領導權),強調統治者要維持長期統治,不可能單靠軍隊、警察、法律等國家機器的暴力,還必須建立一套意識形態,將各種偏向統治者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變成普遍常識,令人民習慣遵從。香港通識科教科書的審查,顯然就是要起到這種統識作用,就是要通過對學生洗腦,達到合理化及鞏固中共統治的目的。
柳濁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