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最後】讓《蘋果》再次偉大 - 高明

【笑到最後】讓《蘋果》再次偉大 - 高明

高明係《蘋果日報》財經版出身,見到叠終於再次獨立成一份,更加高興嘅係,A叠差唔多一半版位係廣告,印象中真係好多年未見過。

比起買股票支持,高明更加覺得《蘋果》有佢再次強大嘅理由。記得舊年有一次同財經組記者一齊去廣州睇商場、做訪問,高明講咗句:企業成功最緊要有無法替代元素,直接嘅體現就係一路鬧、一路要買。講完之後,記者Wendy即刻話「咁《蘋果》咪係囉!」事實上,《蘋果日報》報紙版喺廣告最低潮嘅一段時間入面,一直有忠實Fan屎日日買、日日睇廣告、拎上臉書分享,證明佢嘅屈機位唔弱。

傳媒雖然轉向網上訂閱制,但總係離唔開廣告。過去講大趨勢係網上訂閱,最近市場反應,報紙銷量增加,落報紙廣告一半為支持,另一半真係有生意返。曾幾何時,商科好鍾意吹捧一間公司管理權同擁有權分開,咁就為之有企業管治,滙控(005)就係最理想嘅機構,甚至連大股東對公司嘅控制權都唔係絕對。過去十年,股票市場反而最欣賞一啲創辦人全情投入企業嘅公司,不合比例咁用資金去支持Elon Musk、Jeff Bezos、Marc Randolph同Reed Hastings、Larry Page同Sergey Brin等等,如果純粹睇股價,創辦人形象越鮮明,公司股價升得越勁。

《蘋果》創辦人黎智英訪問時話,問過自己「會唔會唔好參與得太前」,結論係「都係會揀呢條路」,而公司財政都係靠自己。黎生對自己企業嘅投入,比起矽谷嘅創辦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創辦人嘅理念,賦予咗落產品度,對於我呢啲讀者嚟計,出街拎住一份《蘋果日報》,比起訂閱有另一重價值。如果《蘋果日報》透過實體報紙再次成為偉大企業,將會係全世界傳媒業獨一無二嘅生意模式。

高明

fb.com/bigrice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