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緩港發展 中資加碼

外資緩港發展 中資加碼

【本報訊】自港版國安法生效後,市場憂慮削弱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金融時報》報道,本港過去一年政局不穩,令不少外資行放慢在港發展步伐,但與此同時,中資金融機構卻不斷加大在港招聘以加大對香港的影響力。

報道引述招聘顧問華士(Robert Walters)金融業招聘主管指,本港社會運動、港版國安法、中美緊張關係及疫情令外資增聘意欲下降,近期服務客戶幾乎全是中資機構。

視港為融資平台

報道引述獨立股評人 David Webb的數據,中資機構現時在港僱用逾2,100名投行人士,按年升4%,追貼美資金融機構總僱員的約2,500人,比起本地香港人才多出三倍。自去年起五間擴張最快的金融集團中,中資便佔去四間,當中又以中金公司增聘升幅較顯著,至7月底公司證監會持牌僱員數目增加逾130人,按年升幅達20%;相反擁10名或以上持牌人士的外資及本地金融機構職位錄收縮1%至5%。業界指港版國安法實施後,中資金融機構更有信心即使在港拓展業務亦能避免日常業務如去年般被打斷。

事實上中美角力白熱化下,不少中資公司更視香港為融資平台。阿里巴巴(9988)、京東(9618)、網易(9999)等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立場強硬後選擇回流。據《金融時報》報道,一眾華爾街投行近年亦不斷推動中資銀行作國際拓展,令其意識到在中國經濟開放下有必要加強離岸業務以維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