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03年沙士肆虐,當年淘大花園U形水管成為播毒途徑,爆發大規模感染,港人猶有餘悸。如今武肺疫情反覆,市民擔憂U形水管會否變為播毒渠道,關注單位內U形渠是否有足夠儲水。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青衣分校三名土木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合作,以兩個月時間研發U形隔氣彎管自動補水器並奪獎,希望便利長者提升家居衞生水平,未來或可小規模生產。
武漢肺炎爆發以來,政府時常提醒巿民每星期將清水倒入所有排水口,但對身體狀況欠佳且較健忘的長者而言,人手重複注水或會為生活造成不便。周偉強、曾琮淞及陳亮均三位IVE土木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觀察後發現長者並不警覺須保持U形渠的注水水平,決定循有關方向進行研究,盼便利長者生活。在該校的建造工程系講師洪健豪指導下,三名學生兩個月後終於研發出U形隔氣彎管自動補水器,並於巿建局創意工程及建築設計比賽一舉奪得金獎。
自動補水器以超聲波感應並計算U形管內儲水量,量度是否達至安全水平,偵測到儲水量低於安全水平時,便會自動啟動電子注水器,令管內儲水量回復安全水平,確保U形管可發揮阻隔病菌的功能,保持家居衞生。用家亦只需每三至四星期為補水器補充儲水,相信可紓緩長者俯身注水的不便。
巿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表示相當期待學生的研發,並會視乎其改良成果,考慮採用成為將來重建項目的標準設計。他希望有關安排能實踐學生創作之餘,達致更高效的社區防疫,巿建局亦將借出轄下的空置單位予學生團隊進行實測。
學生團隊的成員周偉強盼有好心人提供資助,讓他們能將改良後的裝置免費送給長者。導師洪建豪說,期望未來能將注水器體積縮少約20-30%,並考慮將產品推出巿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