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合作已無可能(長平)

國共合作已無可能(長平)

台灣高雄市上周六舉行市長補選,民進黨陳其邁以超過70%的得票率遙遙領先競爭對手。一度因韓國瑜當選而「由綠轉藍」的高雄執政版圖,再次翻轉。兩岸都有網民感嘆說,在台灣輸得精光的國民黨,看來只有死心塌地跟中共合作一條路可走了。

雖然這是一句調侃的話,但是由於「第三次國共合作」是延續了幾十年的真實議題,它又觸動了現實的神經——可惜的是,這根神經已越來越麻痹,幾乎快要殘廢了。原因在於日漸失去台灣的國民黨,對中共的用處也就所剩無幾了。國民黨的高層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死心塌地跟中共合作,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不被中共待見。

上世紀20年代國共第一次合作,與30年代的國共第二次合作,國民黨都佔據政治、軍事與經濟領域的絕對優勢,中共則通過巧妙的伎倆——第一次是讓中共黨員加入國民黨,第二次是西安事變——取得合作的資本。但是,兩次合作中,中共都缺乏誠意,中飽私囊,貪婪地自我發展壯大,不歡而散。

第一次國共內戰,強勢的蔣介石陷入抗日或剿匪、攘外或安內的尷尬處境。第二次國共內戰, 實力反轉的毛澤東卻豪邁地宣稱「宜將剩勇追窮寇」,「將革命進行到底」,「解放」了全中國。

自1949年以來,無力攻佔台灣的中共政權,從來沒放棄再玩一把「合作」的念頭。毛澤東通過曹聚仁透露再次與蔣介石會晤和談的想法,鄧小平則為兩岸協商開出過條件,江澤民高調歡迎「台灣當局領導人」以適當身份赴大陸訪問。彼時的台灣雖有美國作後盾,但並沒有太大的談判空間,埋頭發展經濟方為上策。

連番慘敗失去利用價值

國民黨擁有最多與中共政權談判籌碼是在馬英九時代。國民黨高層一直沒弄明白的是,他們從中共的仇敵變成寵兒,應該感謝民進黨的崛起。今天香港的林鄭、梁振英這幫人也不明白,他們能夠成為中共座上賓,乃因李卓人、黎智英和黃之鋒等在前面反對。如果真的如他們所願,把反對力量都鏟平了,他們不僅會被棄用,而且還會成為人民公敵。「狡兔死,走狗烹」,中共政權對不再具備使用價值的地下黨員的方針從來都是毛澤東的十六字箴言:「降級安排,控制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事實上形勢比人強,淘汰並不總是「逐步」。

當年的馬英九手裏有政權,在野有「去中國化」的民進黨,擁有足夠的談判籌碼。可惜他並沒有意識到這點,從而為台灣人多謀福利,還以為在強大的中共面前一無是處,討到一點好處就感恩戴德。2015年,他終於被賞賜新加坡馬習會。然而,面對習近平「打斷骨頭連着筋」的恐怖比喻,馬英九也只能回應「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堅持九二共識。

如今風光不再。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首次會面及訪問大陸,所到之處「連爺爺」一片,成為媒體上的笑料。然而,無論是連戰還是洪秀柱,儘管至今頻繁訪陸,小學生夾道歡呼「連爺爺」的笑話想要都沒有了。以高雄市長身份拜訪中聯辦的韓國瑜,算是把中共寵幸用到極致,也因此讓他成為最後的殘羹剩飯了。韓國瑜的兩場慘敗,也讓世人看到中共幫倒忙的高效率。

一無所有的國民黨,不僅對中共當局功能喪失,最終可能一錢不值,而且也被與中共極權抗爭的民間力量鄙視。中國大陸的「國粉」,越來越多地成為民進黨的仰慕者。中共的統戰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如今真正值得台灣人警惕的,是他們千方百計對於民進黨的滲透。


長平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