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新聞工作者題材電影,都是虛構的,不像荷李活,往往真人真事改編。第四權戰勝權貴甚或政治權力這回事,在西方,的確有發生過。
撰文:月巴氏
一齣如實彰顯第四權的經典電影,源自一個真實歷史事件,水門事件。羅拔烈福(Robert Redford 左)與德斯汀荷夫曼(Dustin Hoffman)飾演《華盛頓郵報》記者,由一單不起眼的法庭新聞,抽絲剝繭,漸漸查出一件涉及尼克遜的醜聞……電影固然震撼,但更震撼是事件說明了一點:新聞工作者,有能力擊倒統治者。
佐治古尼(George Clooney 左)執導。上世紀50年代,美蘇冷戰,「麥卡錫主義」在美國盛行——參議員Joseph McCarthy發起獵巫行動,四處揪出潛在共黨分子。在一片紅色恐慌下,CBS記者Edward R. Murrow無畏無懼,甚至製作《A Report on Senator Joseph McCarthy》這節目,公然挑戰Joseph McCarthy。
當大部份同類電影都無可避免用一種戲劇性手法處理,或把記者渲染成人民英雄,勇奪奧斯卡最佳電影、Tom McCarthy的《焦點追擊》,卻用一種極度冷靜的態度和方式,描寫《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幾名記者如何鍥而不捨調查一連串神父性醜聞。他們不是為了做甚麼英雄,只是不容許真相被湮沒。